第1250章 鯰魚效應
房車齊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0章 鯰魚效應,1987,3天成萬元戶,房車齊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不是的確會發生,可在沒有發生之前就講了,很可能沒有功勞,還會引火燒身。
“鯰魚,這個有什麼說法?”嚴明昌問道。
他倒從來沒有聽說過陸浩口中說的這種現象。
知道鯰魚是什麼,但是鯰魚放在生意中又是什麼意思?不太明白。
周圍其他的人也都好奇的看著陸浩。
嚴明昌要跟陸浩聊,其他人也都沒走,在旁邊聽著。
“有些養殖戶養魚的時候,因為給這些魚提供魚飼料,而且是在一個沒有天敵的舒適的環境裡面,這些魚變得懶惰了,身材雖然肥了,重了,但是肉質卻沒有那麼的好,品質下降了,於是為了讓魚的肉質更加的鮮美,也為了讓魚的病蟲害更加少一些,一些養殖戶會主動的往魚塘裡面放鯰魚,這種魚非常的生猛,會不停的追趕養殖魚,養殖魚主動遊起來,口感就會變得更好,更健康,能賣個好價錢。”陸浩說道。
“換到生意場合中,其實就是要讓企業跑起來,讓企業在競爭之中發展,引進外資就是如此,讓本地企業感受到危機,讓本地企業主動的跑起來。”
鯰魚效應的原型其實是沙丁魚和鯰魚,地方在挪威,但陸浩套進來其實也沒多大的關係,因為這個故事的原型本來也是編造出來的,挪威沒有鯰魚,沙丁魚跑起來會消耗更大的氧量,更不容易存活。
但道理其實是這個道理,要表達的內涵是正確的。
引進外資,有提升本地產品競爭力的功效,但這裡面其實還有比較複雜的考量,就比方不是什麼外資都一股腦的引進。
如果這個外資的技術領先太多,產品價格又非常的低廉,那麼引進這樣的外資無異於狼入羊群。
引進的外資如果其技術不開放,而且跟國內的相關技術差距非常大,其成本比國內的也要低廉許多,那麼這樣的外資肯定也不能夠引進來。
海關的作用在這裡就得到了體現,不僅僅是防止不同的物種進來會影響本地的生態,同時還要保護本土的產品,不至於被國外的產品摧枯拉朽的給淘汰了。
競爭要有,可差距過大肯定是不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