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企業登記管理處
房車齊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7章 企業登記管理處,1987,3天成萬元戶,房車齊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個體工商戶的方式經營生意,的確比註冊公司繳納的稅要少,但這麼做畢竟不合規,你手上有這麼多家生意,僱工這麼多,還要以個體工商戶的方式經營,萬一遇到較真的領導,查起來,對名下的各個生意都不是好事兒。”李秀娟說道。
她直接忽略了陸浩的狡辯,直指問題的核心。
這話也帶了勸誡的意思。
怕陸浩鑽空子,鑽出問題,鑽出大事。
越瞭解越敬畏,越是幹某個行業的人,越是清楚其中的風險,她是大學教授,對風險的重視程度較一般人要高出許多。
“李教授,你好歹也是一名知識分子,平日裡又跟我相處這麼久,難道還不清楚我的為人?我哪是貪圖節省這麼一點稅收的人?”陸浩嘴硬,就是不承認。
這事在明面上,他肯定不會承認,即便雙方都心知肚明,但是嘴上也不會說出來。
“註冊公司後,繳納的稅收要重些,個體工商戶,繳納的稅收大頭是增值稅和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註冊公司,除了增值稅,營業稅外,還要繳納工商所得稅。”李秀娟無視了他的辯駁。
“這是缺點,不過也有好處,成立了公司後,形象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增加合作物件的信任感,也能讓員工有榮譽感,這些隱性的提升,表面上看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實際上卻對生意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利益。”
稅收並非只有這幾種,只是這些稅收佔比大,工商所得稅其實就是企業所得稅,但這會兒因為各種經濟所有制並行,稅收也還不健全,只有國營單位和集體單位的所得稅被稱呼為企業所得稅,而個體經濟則是按照工商所得稅繳納所得稅。
她沒深究陸浩先前不註冊公司的原因,而是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是的,這些都是成立公司的好處。”陸浩點點頭,“既然工商局那邊都有人過來,讓咱們註冊公司,那就註冊公司好了,反正這件事情遲早也要做,原本是想緩緩,目前少給他們添麻煩,等到後面再註冊,不過他們都不嫌麻煩,讓我註冊公司,那就註冊,也沒有多大的關係。”
“抽個時間,去工商局將這件事情給辦了,除了百貨店,包括飲料廠,還有生鮮超市,都註冊公司。”
兩個行業。
百貨店和生鮮超市都屬於零售行業,不過百貨店以生活品為主,多是用的,穿的,而生鮮超市則是售賣瓜果蔬菜為主,分開註冊公司,往後經營上會更加方便。
飲料廠則是食品行業。
往後再涉足其它的行業,可以再繼續註冊公司。
這麼做的好處有很多,風險能均攤出去,稅收方面也能節省一些,再有多個公司可以做關聯交易,調整利潤,節稅、融資都很方便,等等。
“工商局那邊留了電話號碼,讓你有什麼問題,可以打電話詢問。”李秀娟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條,遞給陸浩,“這個電話是市工商局企業登記管理處的趙建華,趙主任辦公室的電話。”
江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84年以前是正處級單位,內設的機構為正科級,1984年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升格為正局級單位,內設的機構為正處級。
趙建華是企業登記管理處的主任,也就是內設機構之一的負責人,為正處級。
這個級別不算低了。
“市工商局的人過來的?”陸浩蹙了下眉頭。
“嗯,是市工商局的人。”李秀娟點頭確認。
工商局實行的是‘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領導體制,有市級機構,也有基層機構,江城各區縣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就是基層機構。
不是區工商局的人過來,而是市工商局的人來,這裡面透露出了幾條比較重要的資訊。
一個就是顯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