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側妃問道:“誰?”

朱允炆說道:“宋國公馮勝。他女兒馮氏是五皇叔周王朱橚的王妃。我們把馮勝捲進藍玉案,馮氏必然著急,會求周王、燕王兄弟一起救馮家。如果他們為馮勝說話,就會惹怒皇爺爺。如果他們袖手旁觀,馮氏必然心生怨恨,到時候……”

呂側妃眼睛一亮,“對,馮氏我們對付燕王周王兄弟最好的棋子!”

作者有話要說: 留言昨天減少了哦,你們再這樣會失去舟的……

大家不要氣吐血。其實東宮一再剷除異己,殺掉老臣武將,到頭來的局面就是:朱棣靖難,橫衝直撞:哼,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第258章 何以為繼

錦衣衛,詔獄。

詔獄設在地下,終年不見陽光,燭火搖曳,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正在審問涼國公藍玉,這位繼魏國公徐達之後最負盛名的大明將軍最終身陷詔獄,淪為囚徒。

毛驤從堆積如山的卷宗裡隨意挑出一本讀著:“洪武二十四年,你北征班師回朝,途徑邊塞喜峰口,你要求帶兵入關,不等守衛喜峰口的將士勘驗腰牌兵符,便迫不及待的命人撞開城門,長驅直入,入關後還鞭打守軍。人證物證俱全,你可認罪?”

雖淪為階下囚,藍玉依然端坐,不減風采,“當時後方有北元追兵,隨時都有可能追過來,然而喜峰口的守軍故意磨磨蹭蹭,拖著不讓我軍入關,被逼無奈之下,我才命人強行闖進城門。”

毛驤說道:“你承認強闖城門了。身為大將,你應該知道這種行為嚴重者視同謀反。”

藍玉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當時情況緊急,我不得已而為之。你們要追責,應該去把當時喜峰口的守軍抓進詔獄,他們延誤軍情的行為差點葬送了大明軍隊,視同買國。”

毛驤又拿出一本卷宗,“洪武二十一年,捕魚兒海大捷,戰俘裡有北元的嬪妃,你藉口酒醉,姦汙妃子,妃子自殺,北元降軍群情激奮,差點譁變。”

藍玉說道:“慶功會上我確實喝醉了,但身為主帥,絕對不會做出這種蠢事。那個妃子濃妝豔抹,自稱是當地名妓,我才和她**一度,可事後她洗淨鉛華,扯爛了衣服,鋪頭散發哭叫著跑出去,撞在我侍衛的刀劍上自殺。分明是有人設了美人計陷害我。”

毛驤指著口供說道:“鐵證如山,不要抵賴了。”

藍玉說道,“好,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說這件事。今年春天,燕王殿下、宋國公馮勝,開國公常升一起攻打東北納哈出,招降其十萬元軍,慶功宴上,常升身邊的趙指揮使故意譯錯了納哈出的蒙古話,挑撥常升攻擊納哈出,也是差一點釀成北元降軍譁變,功虧一簣。毛驤,你是錦衣衛指揮使,查案無數,不覺得這兩件事有異曲同工之處嗎?”

毛驤面無表情,“是我審問你,不是你審問我。”

藍玉一頓,驀地笑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要的不是真相,你只是想要我認罪罷了。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舉呢。”

毛驤再抽出一份卷宗,“這次你和燕王並肩戰納哈出,你回來後曾經對皇太孫說,燕王收買人心,燕地無論軍隊還是百姓,都只知道有燕王,而不知有皇上。還說燕王野心勃勃,不會長久偏居一偶,要皇太孫提防燕王。挑撥叔侄感情,此乃離間皇家骨肉的重罪。”

藍玉收了笑容,冷冷道:“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要扯上燕王殿下。我回來京城,皇太孫的確上門拜訪過我,找我問過燕地的風土人情、東北邊關和李成桂滅高麗國王族等事,我都一一如實作答。燕王賢德,的確在藩地頗有威名,深得百姓愛戴,但絕沒有說什麼燕王的野心。”

毛驤說道:“這是皇太孫身邊的長使親筆所記。”

藍玉冷笑:“文筆為刀,亦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