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急趕你們走,於家,是無情,於國,其實是有利的,不要怨恨皇上,畢竟你們兩口子將來也要靠著皇上庇佑呢。”

這個小舅子從來不靠譜,臨別的一席話居然有些見識,朱棣微微吃驚,而後問道:“這是大舅子魏國公要你轉告我們的吧?”

魏國公徐輝祖名如其人,繼承了父親徐達的爵位,也完美繼承了徐達的軍事才能,和不學無術的弟弟徐增壽比起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徐增壽不好意思的摸摸頭,“呵呵,被你猜中了,不過我的想法和大哥差不多。無論怎麼爭,怎麼鬥,到頭來還要一家人過日子。何況東宮佔了一個忠字,皇上佔了一個孝字,你縱使不滿,也得忍著。活著就圖開心,那些不開心事情忍忍也就過去了,好好和大妹妹過日子,以後得空我就去看你們去。”

朱棣抱著兒子回臥房,放在了徐妙儀的被窩裡,然後親自送了徐增壽下船,徐增壽一步三回頭的踏上碼頭,就當官船快要離岸時,他突然轉身踩著踏板跳到了甲板上!

徐增壽站立不穩,摔倒在船頭,朱棣忙扶起小舅子,“你這是——”

徐增壽說道:“來都來了,乾脆送到杭州吧。”

次日,朱高熾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滿船找二舅,見二舅陪著父母一起吃早飯,高興得歡呼雀躍,“我就知道二舅不會騙人的!”

孩子不帶一絲雜質、純真的笑聲和情感打動了所有人,沖淡了被倉促趕出京城的鬱悶,徐妙儀和朱棣對視一眼,臉上都有了笑容:有你有我有孩子,在那裡都是溫暖的家。

徐增壽抱起外甥,訕訕笑了笑,暗自慶幸昨晚選擇了留下。

三天後,杭州港。

朱高熾又抱著二舅的大腿,淚水在眼睛裡打著轉,若不是懼怕親爹朱棣發脾氣,他早就哭出來了。

徐增壽呵呵笑道:“算了,來都來了,送到揚州吧。”

揚州驛。

朱高熾騎在徐增壽脖子上,徐增壽無奈說道:“算了,來都來了,送到淮安吧。”

從隋朝開始,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水路暢通,可惜每到末代戰亂,運河無人管理,河段就會淤積堵塞,必須時不時的換馬車在陸地前行,然後再轉水路。

從揚州到淮安,徐妙儀從舒適平穩的官船轉到了顛簸了馬車之上,正在坐月子的她被顛的頭暈,連溫補的藥都吐了出來,頗吃了些苦頭,人家坐月子越來越胖,她反而日漸清瘦了。

朱棣心疼妻子,指著乾涸淤積的古運河說道:“我這就寫奏本給父皇,建議重新疏通京杭大運河,倘若打通了河道,從南到北,兩岸百姓都受益無窮,也方便運糧食貨物運到燕地,平抑北方居高不下的糧價。”

徐妙儀苦中作樂,笑道:“真是好主意,可惜水利一修就是好幾十年,我是享受不上了,留給後人們享用吧。”

朱棣握著妻子的手,說道:“一輩子很長,肯定能趕上,等修好了京杭大運河,我就請旨出藩地,陪你坐船南下,沿著運河一路遊玩。”

徐妙儀靠著丈夫寬闊的胸膛,顛簸的馬車似乎沒那麼難受了,“嗯,那時候熾兒也成家立業了,守護燕地的責任就交給他吧,我們偷得浮生半日閒,安享晚年便是。”

朱棣吻著妻子的頭髮,“所以你要養好身體,我們一起到白頭,看大運河的風光。”

徐妙儀伸出右手,“好啊,我們擊掌為誓。”

啪!五指相對,掌心貼掌心,盟誓既成。

若干年後,永樂大帝朱棣以舉國之力疏通了京杭大運河,南北客船如織,猶如一根動脈似的連線南北,一路繁華似錦,大明由此進入了永樂盛世。

永樂大帝力排眾議,將都城遷到北平——他和妙儀相愛相守、風雨同舟的家。御駕順著大運河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