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守謙嘲諷一笑,說道:“五石散的毒性已經蔓延到五臟六腑,時日不多,你說的將來應該不會太遠了。不過你別對他們太好,免得皇上猜疑。不過或許我想的太多了,你是皇上的親兒子,虎毒不食子呢。”

朱棣說道:“你自汙的目的已經達到,連表妹都對你死心了,父皇定不相疑。你不要繼續折磨自己,回到鳳陽後慢慢戒斷五石散,將來未必沒有時來運轉的機會。”

朱守謙緩緩搖頭,“從七歲父母雙亡開始,我就一直活在陰影中,我很累了,如果我的死能夠換來表妹生活在陽光下,那也是值得的。就像一根枯敗的樹,放在火裡一燃燒著還能有點用處,溫暖了別人。否則就杵在那裡任憑蟲咬蛀蛀,化作塵埃。”

朱棣牽掛被氣跑的妻子,離開宗人府後,匆匆回家,馬車突然在一個路口停下,馬三保進來說道:“王爺,前方錦衣衛設了路障,不準任何人進出,車伕要換一條路回王府。”

朱棣問道:“發生何事?”

馬三保湊過去低聲說道:“錦衣衛包圍了韓國公府,毛驤親自帶人搜查李善長的書房。”

原來淮西黨垮臺,許多人深陷詔獄,被錦衣衛嚴刑拷打,逼問證據,為了活命求赦免,許多人胡亂攀咬,不少人咬到了李善長這個前任淮西黨領袖這裡,說他與胡惟庸合謀,圖謀不軌云云。

其實文人造反,十年不成,李善長雖然勢力強大,但還沒有到控制兵權謀反逼宮的力量,何況李善長這八年都在鳳陽老家養老呢,胡惟庸獨攬大權,他風光不如從前,怎麼可能謀反呢?

馬三保眼裡滿是即將復仇的興奮,“殿下,看來皇上要對李善長動手了。否則明知這些人是熬不過酷刑胡亂攀咬,怎麼會派錦衣衛包圍韓國公府呢?”

朱棣搖搖頭,“只是包圍搜查而已,不是抄家,沒那麼簡單的,李善長有一個護身符。”

馬三保說道:“殿下說的是免死金牌吧?謀逆是不赦的。”

朱棣說道:“是大姐臨安公主。不過——我們的魚餌早就置下,就看父皇的態度了。”

果然如朱棣所料,錦衣衛包圍韓國公府的同時,李善長的兒媳婦、皇家的大公主——臨安公主跪在父親膝下哭泣。

兩個兒子——李芳和李茂是兩個懵懂無知的孩童,見母親哭了,他們也跟著跪在地上,一左一右抱著洪武帝的腿哇哇大哭。

洪武帝對兒子們嚴厲,對女兒們寬容慈愛,對孫輩們更是疼愛,見大女兒哭得梨花帶雨,兩個外孫更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心下難受,別過臉去,“臨安,快快抱著兩個孩子起來!這算怎麼回事!”

臨安公主哭道:“錦衣衛包圍了韓國公府,公公和駙馬都被帶進了錦衣衛,女兒看不到丈夫,孩子們看不到父親,祖父還生死未卜,這可如何是好!父皇,求求您放過韓國公府吧,他們和父皇一樣,都被胡惟庸這種逆賊哄騙了!他們從無謀反之心啊!”

洪武帝不悅,“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朕把胡惟庸謀反案交給了錦衣衛查處,他們就要查到底。搜查韓國公府,詢問李善長和李琪,是為了儘快查清真相,李家應該配合錦衣衛。何況他們父子只是去錦衣衛接受盤問,並非當做胡惟庸的同謀下了詔獄,問完了就放他們回家。”

臨安公主這才收了眼淚,哽咽說道:“可是李家是女兒的夫家,韓國公府被搜查了,女兒的兩個兒子還姓李,將來他們會被人誤解的。”

洪武帝冷了臉,“你是堂堂公主,是朕的掌上明珠,李家承蒙皇恩,你下嫁李家,住的是朕賜給你的公主府,吃的是大明給你的俸祿,兩個兒子也是朕早早封了騎兵都尉,週歲起領國家俸祿了,你和孩子們一切的富貴榮耀都是朕給的,和李家有什麼關係?哪怕李家真的捲進了胡惟庸謀反案,誰敢輕視了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