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在後部分的造型是套馬的漢子……

☆、第179章 軍心不忿

洪峰過境,河堤上猶如人肉長城似的守軍嚴防死守,日夜搶險,修補潰口。韭山上的太子甚至下來親自督陣,軍心為之大振。

水位開始下降了,城裡的積水也漸漸褪去,一切似乎都很順利。

當軍中開始有人議論太子和燕王。

“我只聽前人植樹,後人乘涼。今日算是開了眼,弟弟種樹,大哥摘桃,哈哈!”

“噓,小心被太子的人聽見。”

“做都做了,還怕人說。明明出生入死和咱們並肩守河堤的是燕王,可鳳陽都說太子仁德,那些老人婦孺甚至將太子封為神靈。洪水衝潰堤壩時,太子在那裡?燕王身先士卒,跳進缺口裡用身體攔住洪水,他才是真英雄。”

“太子是守家業的,燕王是打家業的,太子只有一個,親王有十幾個呢,兩人能一樣嘛。”

“唉,說的也是,同爹不同命,誰叫太子會託生,早幾年從孃胎裡出來呢……”

河堤是怎麼守住的,鳳陽百姓甚少知道內情,都以為是太子賑災的功勞,但是在河堤上苦熬的將士們心裡有桿秤。

將士們私底下的抱怨傳到東宮太子耳邊,朱標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贊善大夫宋濂勸道:“殿下莫要煩心,更不能疏遠了燕王。殿下是儲君,是這次賑災的欽差大臣,殿下信任燕王,才會命燕王守護堤壩,就像一軍主帥,要統籌全域性,豈能和手下大將爭一戰之功?”

朱標被老師說中了心思,臉上有些僵,說道:“聽到那些閒言碎語,我也是一笑了之,並無追責。”

宋濂讚道:“這就對了,殿下是大明儲君,應當有此胸襟,不用計較這些細枝末節。鳳陽賑災一事,殿下的首功無人能搶。除此之外,殿下還應當在奏摺中大肆讚美燕王,儘可能將功勞推給燕王,皇上最喜歡兄弟和睦,定龍心大悅。”

朱標嘆道:“只是燕王從小性子寡淡,未必領情啊。我請他來帳中一起用飯,本想飯後和他好好敘話的,可是他沉默寡言慣了,我問一句,他答一句,談了父皇母后的身體和兄弟姐妹一些瑣事,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不過我看他在軍中和將士們聊的倒挺投機,他比我得軍心啊。”

宋濂說道:“燕王自幼在軍中長大,他得軍心不足為奇。不過太子是一國儲君,民心所向,百官臣服,太子莫要妄自菲薄。”

聽老師這番開解,朱標心中稍稍平衡了,可每天聽那些將士們讚揚朱棣,朱標到底有些意難平,找了個完美的藉口,將朱棣支走了。

朱標說道:“四弟,你在太平鄉孤村歷練有小半年,地動時孤村和龍興寺皆有損毀,聽聞智及方丈的舍利塔都榻了,你帶一些賑災的糧食布匹等物回去看一看。”

龍興寺是皇家寺廟,朱棣和淳樸的孤村百姓相處了些時日,多少有些感情在,既然太子都發話了,朱棣當天就太平鄉孤村而去。

傷病營人手緊缺,徐妙儀要留在那裡照顧病人,沒有和朱棣一起回去。

不過臨行前,徐妙儀囑咐馬三保說道:“那晚走的倉促,來不及抓兩隻看門的大白鵝,這次回孤村若恰好逮到了,就抓進籠子裡帶過來。”

馬三保聽了,屁股頓時一緊,那天被大白鵝啄傷的部位似乎還隱隱作痛。

朱棣說道:“我大概三天就回來了,你注意休息,莫要太勞累了……病人是看不完的,你的身體也不是鐵打的。”

徐妙儀點頭應下。

和春天隱姓埋名在鄉下種地的歷練不同,朱棣這次是以燕王的身份回去的,以示皇恩浩蕩,隊伍前面有舉著蟠龍旗幟的黑甲武士,兩邊是舉著青、紅、黑、白旗幟的騎士,每一面旗幟下面皆是穿著和旗幟同色戰袍的武士,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