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達聖聽,很瞭解洪武帝的性格和行事風格,這件事情會造成什麼結果,他也一一分析清楚。

徐妙儀很慶幸是毛驤一路跟隨,若換成別人,才懶得給她這麼多的警示和提醒。

一路舟車勞頓,日夜兼程,兩天後,終於在半夜三更趕到了金華城,金華和紹興府是挨著的,挖出棺材驗屍之後,當晚就能趕到紹興去。

離真相似乎越來越近了,朱守謙和徐妙儀疲倦的同時,又異常的興奮。下船投宿在驛站裡,等明日開城門。

墳墓不是你想挖,想挖就能挖,挖墳是重罪。尤其是欒鳳這種對金華有恩惠的舊知府,終年都有守墓人守護在那裡,以防歹人打擾亡者的清淨。

毛驤要先和金華知府打過招呼,說明身份和來意,知府大人同意了,才能挖墳啟棺。

大半夜裡,剛剛下船的毛驤和徐妙儀等人一邊吃著宵夜,一邊商議對策。

朱守謙有些急切,說道:“以我郡王之尊,加上毛千戶親兵都尉府的令牌,區區一個知府敢不答應?”

毛驤一副老油子的樣子笑道:“強龍還鬥不過地頭蛇呢,我們外出辦事,要擺架子,以免被人看輕了,不過該給地方官面子也不能少,否則遇到難纏的地頭蛇,難免會陰溝翻船。”

徐妙儀點點頭,“毛千戶說的極是,表哥,越是緊要關頭,我們就越不能掉以輕心,莫讓小節毀了我們之前的努力。”

毛驤給了店小二一個小銀餜子當打賞,找他打聽欒知府的埋骨之地在何處。

那店小二拿到賞錢,竹筒倒豆子似的說了一通。

原來當年欒鳳和夫人王氏被謝再興殘忍殺死後,全城軍民皆穿著縞素送葬,將他們葬在了金華城的一處湖泊旁邊,青山綠水,是一塊風水寶地,後來為了紀念欒知府,金華城幾個富商捐資,圍著墳墓修了一個祠堂,這是十年以來,時不時的有人去拜祭,並且捐香火錢修繕祠堂,算是本地的一處名勝了。

待店小二收拾碗筷下去了,毛驤說道:“如此一來,倒也省事了,我們和金華知府打個招呼,藉著修繕祠堂之名,將那裡暫時關閉,然後挖墳起棺,驗屍完畢後再埋進去,越少人知道越好,以免橫生枝節。”

徐妙儀和朱守謙都同意,各自回房歇息,次日一早三人去了金華知府衙門,毛驤遞上自己的名帖。金華知府一見名帖和令牌,還以為自己捲入了皇上欽點的貪腐大案,嚇得屁滾尿流,趕緊出來見客。

誰都知道洪武帝的手段,超過六十兩銀子的案件就剝皮示眾呢。

毛驤說的含糊其詞,說有樁案子,涉及十年前死去的欒知府,要開館驗屍,此事涉及機密,要知府嚴加保密,並且配合親兵都尉府關閉祠堂,幫助查案。

聽說和自己無關,金華知府長舒一口氣,說道:“千戶大人放心,我定全力配合,這就派人去關閉欒知府的祠堂。”

毛千戶說道:“還請挖墳的衙役們穿上便服,扮作工匠,買些油漆,搭起腳手架,把假戲往真裡唱,以免惹人懷疑。”

金華知府以前是元朝的官員,在大明朝繼續當官,是個老狐狸了,連連拍馬屁笑道:“千戶大人心思縝密,本官實在佩服佩服,這就照辦。”

金華知府吩咐了心腹親信二十餘人,好生叮囑,“……一切都聽千戶大人吩咐,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聽的不聽,該說不該說,統統都不要說,禍從口出,聽清楚沒有?”

“小的明白!”

“你們明白什麼?”

“小的不知道!”

金華知府滿意的點點頭,“就這樣,事成之後,我重重有賞。”

當天中午,從欒鳳祠堂裡升起了一陣黑煙,欒鳳生前數次保衛金華城,愛惜百姓,在此處頗有威信,聽說祠堂著火,立刻有附近的農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