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徐妙儀不懂舊例,但是二小姐徐妙清是懂的,周圍伺候的教養嬤嬤們也是門兒清,當場就揪出了陪房的毛病。
徐妙儀在軍營當過兩年軍醫,行事風格和父親徐達一樣,都是雷厲風行。既然一定要掌家,她就決心把這事辦好了,不讓大嫂有挑嘴的機會。
在掌家第一天,徐妙儀就效仿父親軍營立下規矩: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陪房的行為明顯是過了,而是明知故犯的大過。徐妙儀當然知道打板子最傷臉面了。可是陪房擺明了是故意製造亂象,徐妙儀就決心不給她臉面,堅持要打十板子。
陪房跑到世子夫人這裡求援,是存了“打狗也要看主人”的意思。將自己的臉面和陳氏的體面捆綁在一起。
一邊是心腹,一邊是小姑子,前者還明顯不佔理,但是陳氏覺得徐妙儀堅持打板子這事不放,不肯罰俸取代,是專門打給是她這個大嫂看的。
陳氏的心越來越沉:怪不得都說小姑難纏!以前三個小姑都懂事聽話,覺得言過其實了。現在來了個徐妙儀,猶如一滴墨水進了魚缸,全都染黑了,就連妙清也站在她那邊,不給我這個嫂子面子了!
陳氏有心維護陪房,說道:“二妹妹,此事是她的不對。只是她是從小伺候我的老人了,身子骨弱,不禁打的,若打壞了,外面恐怕有人編排大妹妹苛待舊僕。有礙你們四個女孩子的名聲。你看這樣好不好,她畢竟是我的陪房,就交由我處置吧。”
徐妙清點點頭,“我們姐妹暫代大嫂主持中饋而已,當然最終要聽大嫂的。”
陳氏對陪房說道:“革你半年銀米,奪了瞻園的差事,去鄉下看管田莊思過吧。”
眼不見心不煩,陳氏如此處置,也算說得過去。徐妙清和陳氏噓寒問暖了幾句,就告退了,“……大嫂好好休息,我明日再來看你。”
徐妙清回院的路上,遇見三妹妹徐妙溪拿紈扇撲蝴蝶玩耍,徐妙溪迎過去問道:“那個刺頭拔掉了?”
徐妙清點點頭:“陪房糊塗,大嫂不糊塗。罰去田莊當差了。”
徐妙溪鬆了一口氣,“幸虧走了,否則大姐姐不會善罷甘休的。我們兩個夾在大嫂和大姐姐之間也難做。”
徐妙清面有憂色,說道:“大嫂這個人,小事聰明,大事糊塗,眼界不夠,當一個合格的宗婦還差些。大姐姐這個人呢,恰好相反。小事上不拘小節,大事聰明果斷,眼界之高,是世上許多男子都不及的。所以大嫂和大姐姐是天生的合不來,我們兩個妹妹要從中調停一二,否則一家子鬧開傷了和氣,讓外人看笑話了。”
徐妙溪嘆道:“好累啊,他們要這樣打擂臺打到什麼時候?”
徐妙清說道:“看誰繃不住了,先服軟為止。”
徐妙溪笑道:“大姐姐會服軟?笑話!看來大嫂輸定了。”
徐妙清目光平靜如水,搖頭道:“不是這個原因。三妹妹,你細想想,天下媳婦和小姑子打擂臺,一般誰輸誰贏?”
徐妙儀笑道:“那還是大嫂輸定了。”
徐妙清嘆道:“唉,你別笑話大嫂了。將來你我都是要出嫁、當人家媳婦的人,就沒有一點點兔死狐悲之感?”
徐妙溪笑的沒心沒肺,“不會啊,如果是大姐姐輸了,我才可能有兔死狐悲之感呢。這事本來就是大嫂做的不對,大姐姐是什麼樣人?元宵節城牆上敢冒著天大的危險折返而歸,營救我們姐妹的勇者。這樣的人品怎麼可能嫁到呂家那種偽君子的家族?簡直玷辱了她的人品嘛!”
“我們姐妹的婚事都掌握在父兄還有大嫂手裡。我希望大嫂透過這事長點教訓,別給我們姐妹亂點鴛鴦了。我姨娘偷偷和我說,大姐姐還是嫡長呢,大嫂就敢介紹這種人家,我們姐妹三人都是庶出,大嫂相中的人家會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