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姚妙儀在隔間聽了,捂著肚子暗笑不止。

那女子不依不饒,纏著朱五郎說話。逼得朱五郎實在沒辦法了,攤開筆紙,“我給你開些山楂熬水喝吧,這個有促進食慾之功效。”

女子拿過只寫著山楂片的藥方,讚道:“朱大夫好醫術。”

朱五郎木愣愣說道:“天氣冷,姑娘多穿些,有時候凍得胃寒了,也是沒有食慾的。”

女子聽了,立刻羞紅了臉,抓了藥就走。

隔間姚妙儀已經扶著藥櫥彎腰笑了,“秀兒,快來幫我揉一揉肚皮,肚腸都要笑抽抽了。”

黃姑娘走後,緊接著又來了西街成衣店的李秀娘,這位是真病了,風寒咳嗽,朱五郎開了方子,李秀娘說道:“多謝朱大夫……聽說你是獨自一人在金陵討生活?哎呀,那過年誰給你裁新衣、做新鞋?不如交給我吧,用好棉花,保管穿的暖暖和和的。”

朱五郎好像聽出點弦外之音了,微微有些臉紅,說道:“姑娘的好意,小生心領了。我們東家是個實誠人,管一年四季的衣服,過年也發一套新冬衣,所以小生不能照顧姑娘生意了。”

這李秀娘抓完藥之後,居然偷偷找上了姚妙儀,“姚老闆,聽說你們店裡給夥計發四季衣服?不如交給我們裁吧?都是街坊領居,我給你們百和堂打對摺如何?”

省錢不說,還能穿好的,還能看朱橚的熱鬧,姚妙儀當然同意了,“好啊,你做的衣服,我放心。”

李秀娘心花怒放,眼角餘光不禁撇了一眼看診的朱橚,“做衣服要先量身,明日我親自過來量,順便帶些衣料,你們挑一挑喜歡的。”

姚妙儀笑道:“好。”暗想李秀娘一家是從四川遷來的匠戶,性格大膽潑辣,比那個黃鶯黃姑娘還直白,明日朱橚恐怕從頭到腳都要被李秀娘摸個遍了。

冬天傷風的病人多,朱橚在大堂坐診,倒也忙了一下午,基本是女病人,還有些用看女婿的目光來打量他的老者。

一個白髮老太太越看越喜歡,忍不住問道:“朱大夫,你可有婚配?”

朱橚一怔,而後說道:“不曾婚配,小生父母在堂,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

老太太追問道:“你父母在何處?”

朱橚敷衍說道:“在鳳陽老家種地。”這話對了一半,洪武帝和馬皇后閒時就在宮裡開了幾塊地,什麼都種,春耕秋收他們最喜歡的消遣方式。

老太太笑道:“鳳陽好地方啊,是皇上龍興之地,小夥子,你也姓朱,莫非是皇帝的族人?”

朱橚忙擺手說道:“不敢胡亂認皇親,要殺頭的,我只是一介草民……”

老太太步步緊逼,直到逼著朱橚胡謅說自己命格太硬,算命的說他不益早娶,否則克妻等狠話,老太太才放過他。

掌燈時打烊,朱橚親手熬製的冬季進補固元膏凝固成型了。他將一大缸子固元膏分成了四塊,“這一塊給父皇、這塊給母后,這一塊留給四哥。”

姚妙儀將朱橚分開的一塊塊固元膏舀進陶罐裡封好,“四殿下年紀輕輕,也要進補?”

“四哥身體還好。”朱橚說道:“不過四哥一直很忙,宗人府大小事務,還要監造皇陵,替我為父皇母后盡孝道。我熬些進補的膏藥送給他。”

姚妙儀指著第四罐固元膏問道:“那這個是給誰的?”

朱橚俊臉驀地一紅,“給……給王姑娘的。”

喲,看你這副扭捏之態,準有情況!

姚妙儀故意打趣道:“那個王姑娘?街頭包子鋪家的王二姐?”

王二姐包子吃多了,長的也很像包子,最近似乎決心瘦身了,時常來百和堂買點枯荷葉消食減肥。

“才不是!”朱橚也沒多解釋,提著藥罐匆匆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