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羨畫舫上的貴人們揮金如土的生活。
酒足飽飯後,三人遊秦淮河,賞菊花。阿福盡職盡責的走在前面開路,以防登徒子騷擾姚妙儀和宋秀兒。
一盆盆堆砌的菊花,好像給秦淮河鍍了一層金粉,在豔陽下熠熠生輝。
遊的累了,姚妙儀三人坐在河邊石墩上歇腳,兩個女人分食油紙袋裡的菊花餅。阿福無肉不歡,吃著梅菜肉酥餅。
姚妙儀中午喝了不少菊花酒,走路時不覺得有什麼,此時停下歇息,酒勁上頭,有些醉了,她靠在宋秀兒身上,指著灑金般的秦淮河說道:“一個多月前,將星隕落,滿城皆縞素;如今呢,是滿城盡戴黃金甲。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是那個功成名就的將軍最後也是會死的,全都化作枯骨,早死晚死罷了。”
宋秀兒覺得姚妙儀情緒低落,彷彿有厭世之態,忙勸道:“小姐,你青春年少的,少學道衍禪師參禪,小心移了性情。”
這時從河中畫舫裡傳來一曲悠揚的笛聲,阿福也有些微醺了,興之所起,不由得唱了一曲:“你看看江上晚來堪畫,玩水壺瀲灩天上下,似一片碧玉無瑕。你覷這遠浦孤鶩落霞,枯藤老樹昏鴉。助長笛一聲何處發……”
唱段形容的美景正好和現在秦淮河相似,可聽到枯藤老樹昏鴉時,姚妙儀猛然回想起了幼年時母親被刺殺前的景象:寒鴉棲在滿是積雪的枯枝上,簌地飛起,頓時落雪紛紛,寒鴉在天際變成小黑點,直至消失,然後是飛箭如雨,母親舉簪自盡……
十年了呢,姚妙儀閉著眼睛細想。母親的面目已經很模糊了,昨晚手刃仇人周奎,應該去母親墳前拜祭一下,告知大仇已報,可以安息了。
次日朱橚在百和堂坐診,姚妙儀說要去城北雞鳴寺燒香還願,說的振振有詞:“我曾經許願百和堂生意紅火,昨天不就小賺一筆了麼?菩薩顯靈了,我要去還願。”
雞鳴寺在城北雞鳴山,雞鳴山是一塊風水寶地,禮部已經在此地選址,修建洪武帝將來的寢陵——孝陵。為以示恩寵,洪武帝賜給開國功臣們的家族墓葬也在雞鳴山腳下。比如開平王府常家、魏國公徐家、曹國公李家等等。
姚妙儀的母親謝氏是徐達明媒正娶的繼室夫人,當然葬在雞鳴山了。
徐家墓葬有守陵人看管著,姚妙儀給守陵人的酒里加了一些“料”,將其迷倒,偷偷溜進墓園祭拜母親。
“娘,周奎已經死了,您安息吧,我過的還好,有一門手藝傍身,不愁吃穿。徐家……我不想回去。於心安處便是家,謝家的冤案還未昭雪,我無法安心去瞻園當大小姐,還有義父養我教我,我也沒幫他做什麼事情。”
“周奎這個惡人臨死前說過一句話,‘人生在世,不是討債,就是償債’。如今債沒討完、也沒還完,女兒不甘心,娘若在天有靈,就保佑女兒早日有仇報仇,有恩報恩吧……”
姚妙儀跪在謝氏的陵墓前嘮嘮叨叨說了一下午,直到天邊暮色降臨時才罷了,出了墓園,守陵人還在酣睡呢。
姚妙儀租了一匹駿馬代步,陰天黑的早,山上又開始起霧,山路若隱若現,加上週圍都是各種墓園,時不時能夠看見磷火,此情此景十分滲人。
好在姚妙儀是大夫,並不信什麼鬼神之說,她拍了拍馬背,在山道上疾馳,天色已晚了,必須姚趕在城裡宵禁之前回家。
豈料剛跑過一個彎道,立刻有箭矢襲來,姚妙儀反應靈敏,趴在馬背上避過飛箭,這時一彪人馬舉著火把,向著姚妙儀包抄而來,大聲叫道:“捉拿魔教叛黨!投降不殺!”
☆、第24章 雞鳴驚魂
姚妙儀確定自己並沒有露出任何馬腳,可是奈何心虛,聽到捉拿魔教叛黨時,她還是下意識的拍馬朝著旁邊樹林奔去,希望能夠藉著夜色和山霧擺脫追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