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不定能夠力挽狂瀾,救開平王一命。”

姚妙儀知道王寧一直為了開平王之死而自責,勸慰道:“開平王身邊有太醫跟著,我那點皮毛功夫,不夠資格診療一軍主帥。將星隕落,誰能逆天改命不成?你別多想了,好好在大本堂讀書。”

王寧卻面露悲慼忿然之色,“妙儀,你真的相信開平王是中箭不治而亡嗎?”

姚妙儀一愣,“難道不是?”

王寧的氣質驀地一變,剎那間被一股戾氣包圍,這股戾氣尖銳鋒利,好像是壓抑了許久之後不慎的釋放,“我懷疑開平王死於謀殺,可是我沒有證據,也無權過問,妙儀,當時你若在就好了。”

☆、第18章 嗟我徵邁

腦子就像沸起了一鍋粥,這邊平息了,那邊又鼓脹起來。姚妙儀深吸一口氣,關上門窗,低聲喝道:“當時開平王身邊全是你這樣的心腹良將,還有親兒子常森、小舅子藍玉,眾目睽睽之下,誰敢謀害一軍主帥?!”

“王寧!你莫要被人利用了!是誰引導你這樣想的?此人定心懷叵測,挑撥離間,唯恐天下不亂。”

啪!

王寧猛地站起,一拳砸在案几上,姚妙儀囊中羞澀,置辦的傢俱都是便宜雜木製作而成,根本經不起王寧的拳頭,案几直接被打穿了。

王寧的手背被雜木刺穿了好幾處,鮮血淋漓,如困獸般叫道:“我就知道你不會相信我!開平王的武藝高強,作戰勇猛,是大明第一猛將,平生受傷無數,都挺過來了。但是那天中箭並非要害的部位,隨軍御醫當時只是處理了傷口,並沒有示警,可是晚上行軍到了柳河川就突然不行了,藥石無效。這一切都太突然了,我懷疑有人從中做了手腳。”

姚妙儀緩緩搖頭,“你太高估大夫的本事了。我在戰地當過兩年軍醫,死在我手裡的人,比我救活的還多。很多人就像開平王那樣,剛開始好像是輕傷,可是後來就那麼去了。連我也不確定死因。”

“有些人表面上無事,其實顱腦或者五臟六腑裡出了血,或者箭頭淬了某種不知名的劇毒,當時難以察覺,之後神仙難救。一軍主帥,是要留全屍的,御醫也不可能解剖開平王的遺體尋找確切的死因——即便是我這個姚屠夫,也不敢將刀鋒對準開平王。”

姚妙儀拍了拍王寧的肩膀,“王寧,我曉得開平王對你有知遇之恩,但是無論以前他有過多少傳奇,他終究是人,不是神。而人,終有一死。你不必愧疚,也無須自責。你好好活著,將來建功立業,為開平王復仇,方能報答他的知遇之恩。”

王寧好像是被這句話抽去了力氣,跌坐在椅子上,一個大男人就像孩子似的嗚嗚哭著。

姚妙儀對王寧此刻的痛苦感同身受,因為當年母親遇刺身亡,姚妙儀也很是自責愧疚了一陣子,覺得是自己導致母親之死,要為悲劇負責。其實王寧也好,自己也罷,在整個事件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根本無力阻攔悲劇發生。

她有些明白了王寧的戾氣從何而來,除了沙場上血與火的淬鍊,那種自責和愧疚有時候比*折磨還要痛苦。折磨得人對自己和整個世界都懷有一種莫名的怨恨。恨為什麼死的不是自己,恨老天不公。

而受這種折磨的人,往往都是本性善良、有良心的人,比如王寧。

人在俗世裡沉浮,要像個正常人,就必須掩蓋這股怨恨,久而久而之,埋藏在心裡的恨意就化作戾氣。在某個特定的時候釋放出來的戾氣,連自己都難以置信。

姚妙儀拿著小鑷子,將扎進王寧手背的木刺一根根的拔出來,上藥,包上潔淨的紗布。此時王寧已經安靜下來了,看著地上的碎木,怔怔道:“對不起,我不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夜深人靜時,我經常想,為什麼死的人不是我?如果當時我做些什麼,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