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3章 以戰止戈?(上),大明日不落,柯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有所不知,早在萬曆年間,我朝廷便已然下旨冊封黎氏政權之主為安南都統使,地位與莫氏之主等同。\"
\"天啟五年,莫氏政權的國都高平被後黎朝大軍攻佔,莫主莫敬寬向我大明求援無果之後,被迫辭去帝號,向後黎朝稱臣..\"
事關安南國政,徐光啟這位禮部尚書終究比司禮監王安更加了解一些,故此未等面露難色的王安做聲,徐光啟便是搶先一步說道。
只是此話一出,剛剛還鴉雀無聲的乾清宮暖閣頓時沸騰起來,不少朝臣都是面露不忿之色,其中尤以次輔劉鴻訓反應最大,單薄的身軀不斷起伏著。
永樂年間,武德充沛的成祖皇帝派兵安南胡朝,將其改為交趾布政司,並納入了大明版圖當中。
宣德年間,受限於諸多因素,大明被迫放棄了統治不久的\"交趾布政司\",默許原陳朝後人復國,並將其冊封為安南國王,而後又將黎朝統治者冊封為安南國王,自此安南成為了大明名義上的屬國,歷任國王都需要接受大明的冊封。
但無論是黎朝統治者,亦或者曾被朝廷冊封為\"安南都統使\"的莫朝統治者雖然對外自稱為安南國王,對內卻是以皇帝自稱。
此等明顯逾越之舉,對於自詡為天朝上國的明廷君臣來說,均是赤裸裸的羞辱。
並且與偏安遼東的朝鮮所不同,這\"安南國\"前身本就是中華版圖的疆域,只不過因為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靜海軍節度使趁著中原戰火紛爭之際,割據了安南,後被當地貴族推翻,並建立政權。
自此,安南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成為了獨立國家。
\"如今莫氏之主是誰?\"
不同於情緒激動的次輔劉鴻訓等人,案牘後的朱由校反應倒是頗為淡然,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意外的神色。
畢竟自宣德年間,朝廷放棄交趾布政司,並於當地撤兵之後,朝廷對\"安南\"的掌控力便等同於零。
而黎氏政權之主在國內自稱為帝,也早已是人盡皆知之事,算不上什麼稀奇之事。
甚至就連嘉靖年間,朝廷冊封莫氏政權的開創者莫登庸為\"安南都統使\",預設其謀逆的事實,也是建立在他向大明自稱為臣的基礎上。
在朝廷裁撤了\"交趾布政司\"到莫登庸建立莫朝之間的這段時間,大明與安南甚至沒有名義上的\"屬國\"關係。
\"啟稟陛下,現任莫氏之主名為莫敬寬,再向黎朝稱臣,辭去帝號之後,被封為通國公,仍舊住在高平。\"
略作沉吟之後,禮部尚書徐光啟便是朝著案牘後的朱由校回稟道,而反應過來的司禮監秉筆也趕忙朝著身後的隨侍宦官使了個眼神。
司禮監作為內廷十二監中\"權勢\"最大的署衙,對於朝廷的政務公文多有收錄。
\"黎朝之主呢?\"
此時朱由校的注意力已是轉移至大明疆域圖的西南處,目光炯炯的盯著用紅筆標註的\"交趾布政司\",神情很是深邃。
\"應當是黎維祺..\"相比較與朝廷關係更為密切的莫氏政權,黎朝與大明幾乎毫無來往,徐光啟的聲音也不由得有些遲疑。
並且據徐光啟所瞭解,隨著莫朝宗室內訌,後黎朝順勢崛起不久,朝中大權便落入到了兩位權臣之手,並逐漸形成了\"阮主\"及\"鄭主\"兩個龐大家族。
迄今為止,後黎朝的權勢幾乎盡數落入\"鄭主\"之手,後黎朝皇帝等同傀儡,毫無權勢可言。
從某種角度來考慮,如今後黎朝的形勢倒是與偏安一隅的\"倭國\"頗為相似,國內大權盡皆落入幕府將軍之手,天皇僅僅是有名無實的傀儡。
至於同樣在後黎朝擁有莫大權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