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節,深宮繚亂,尤四姐,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嚶鳴點點頭,“謝謝諳達,您要多支應我點兒,這回人太多,我怕自己走丟了。”
“丟不了……”德祿道,三慶領著眾人從他身後過,他比了比手,打發他們先行,自己到底趁這當口給姑娘提了個醒兒,“姑娘下回要是還伺候萬歲爺穿戴,那個腰帶啊……可不能勒得那麼緊。”
嚶鳴遲疑了下,“諳達的意思,我這回伺候萬歲爺,伺候得不好?”
德祿說不,“斷沒有不好一說,我的意思是爺們兒不必像姑娘似的勒緊嘍。往後您要是拿捏不準,悄悄扽一扽,能插進一隻手最相宜。”
嚶鳴笑起來,笑得牲畜無害,“諳達這麼說我就明白了,想是今兒下手太重,勒著萬歲爺了。”
德祿看著她臉上大大的笑容,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他眨巴了兩下眼,訕訕道:“萬歲爺瞧著是姑娘,才沒有認真計較,要換了別人……”
嚶鳴很真誠地說:“諳達放心,要是有下回,我一定仔細。”
德祿噯了聲,笑道:“萬歲爺沒怪罪,姑娘自個兒心裡有數就成了。我也是為著姑娘,往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鬧了生分多不好。”
交代完了,德祿覺得一身輕鬆,呵腰請姑娘移步。松格和她主子交換了下眼色,松格的眼神明明白白,“主子,您是故意使壞吧?”
嚶鳴滿臉無辜,表示這回真沒有。可能手有它自己的主意,稍稍用了點力,沒想到萬歲爺這麼不禁勒。當時沒發作,她走後肯定在心裡咒罵了她十八代祖宗,那也沒關係,反正宇文家歷代帝王她也問候過,誰也不吃虧。
皇帝今兒在太和殿升座,欽點出殯隨行的官員。太和殿和前頭午門只隔一個廣場,在這黎明將至的清晨,忽然破空的一聲呼嘯,“啪”地響起,然後又是接連兩聲。松格不明白,探身問:“放炮了?”
嚶鳴說那是靜鞭,一種手柄雕著龍頭,鞭身足有十丈長的羊腸鞭,專在朝會時作靜場之用。算算時候,再過一會兒,皇帝就該出宮了。
午門外車駕排起了長龍,除了御前的人,當然還有後宮的主兒們。皇帝在大婚後選過一次秀,那回據說晉了四位妃,六位嬪,四位貴人。嚶鳴看過去,有位分的還是很好辨認的,她們由身邊的宮女攙扶著,靜默地站在馬車前,一臉肅穆,就像當年入宮參選時的模樣。
皇帝出來了,滿朝文武井然隨侍,嚶鳴眼裡人嫌狗不待見的主兒,在君臨天下時卻很有帝王做派。可見權力這種東西是最好的妝點,有了權勢,哪怕再討厭的性情,看上去也人模狗樣。
等候的眾人齊整行禮,皇帝從御路上昂首走過。為顯大行皇后殯天的莊重,沒有從後邊神武門直上景山,而是率眾從午門出發,沿筒子河向北,再入殯宮。
嚶鳴跟隨大隊人馬茫然向前走著,那種浮萍般漂泊無依的感覺把人罩住了,她覺得自己像個提線傀儡,什麼都不由她操控。
大出殯和小出殯不一樣,小出殯是從宮中移到觀德殿暫安,大出殯是從觀德殿移入宜陵地宮,因此這次的儀仗更龐大,禮儀更繁瑣。
人員眾多,後宮的女眷們無法入殯宮,只在御道兩旁恭迎。祁人有老例兒,出殯時要在宮門外預先準備狗和海青。獵狗吠起來,那些身穿紅繡團花,頭戴黃翎氈帽的鑾儀衛垂袖在外磕頭,復進入殯宮內,八十人抬的大槓從殿內起靈,將大行皇后的梓宮運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