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先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祭拜,三國:我為黃巾續命,黑眼圈先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來說,卻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侯爺,信都那邊傳信過來,朝廷派來的人到了,目前被崔使君安排在驛館。”典韋說道。
張昊淡然道:
“是時候該回去了。”
典韋一愣,不禁問道:“是回信都麼?”
張昊看向典韋,咧嘴一笑道:“當然是回洛陽了,本國公得趕緊回去看女兒去。”
其實在衣冠冢內,
張昊把該說的,都說了出來,目的,也是想把父親心裡的心結給解開。
有些東西,站的角度不一樣,看待問題的態度和感受也就不同。
父親張角,太平道和黃巾軍的首領,是他一手發動的起事,對於他來說,跟隨他一起起事的老兄弟們,都是如親人般的存在。
但站在張昊的角度,他很清楚黃巾之亂的結局是什麼,也更清楚父親、二叔、三叔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所以,
他得用盡一切辦法,去改變這一切。
其中,當然也包括了黃巾軍中自有的體系,和不成熟的管理機制,以及大部分人的濫竽充數。
太平道信徒號稱百萬,黃巾軍號稱數十萬,
可是,真正心懷理想抱負,將太平道意志當做信仰的人,又有多少呢?
恐怕,連十之一二都沒有吧。
大部分人,都是打著黃巾軍的旗號,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燒殺劫掠,扯著大旗,滿足自己的私慾。
人性這東西,可信,也不可信。
縱觀華夏這幾千年的歷史,王朝更替,農民起義成功的又有幾例?
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除了戰略不當以外,還不就是小農階段的侷限性,取得一定勝果後,就停滯不前,沉迷於享樂,再加上統治階級內部鬥爭嚴重,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腐敗嚴重。
而黃巾軍的失敗,則更為直接。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就先不說曹操、劉備、孫堅這些人了,就說皇甫嵩、朱儁、盧植這三位大漢柱石,若不是朝廷無道,就憑這三位柱石,也能將黃巾軍盡數消滅。
除此以外,還有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這些諸侯,哪一人都足以稱霸一方。
黃巾軍縱使有百萬,在這樣一個神仙打架的年代,也只能淪為副本經驗,成為這些人的墊腳石罷了。
所以,
要想真正延續太平道的意志,傳承太平道的精神,也只能‘曲線救國’!
首先要做的,便是將原有的黃巾軍體系盡數瓦解,將那些不能真心為己所用的黃巾老人們,那些個驕兵悍將們,那些個手握重兵的渠帥們,一個一個的消耗掉,犧牲掉。
這樣一來,他張昊,便能將剩下的,較為純粹的人組織起來,凝聚在一起,共赴艱險。
雖然這樣做,顯得有些殘酷,有些太功利性。
但是,
也只有這樣,才能謀得最後的勝利。
畢竟,與群雄逐鹿,與神仙打架,每一步都是極為艱險的,若己方團隊不能做到如臂所指,不能做到志同道合,那他張昊還能倚仗什麼去爭這天下呢。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