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先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不慣著,三國:我為黃巾續命,黑眼圈先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這東西,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勝利者的權勢越大,身份越高,其書寫的歷史才更容易被大眾所知道。

就比如今日之事,

建安元年,鮮卑騎兵受僱公孫瓚,南下介入大漢紛爭;

五月初,鮮卑寇婁敦部攜部眾近萬,與大漢丞相,武平侯張昊相遇於廣陽郡南;

雙方首腦於陣前會晤,此次會晤,將決定中原王朝與草原霸主未來十年的戰爭與和平。

歷史動線走到這裡,還算正常,

可若接著按照實情來寫,便會留下這樣的一筆:

‘雙方首腦於陣前會晤,武平侯爺趁對方不備,唆使部將關羽、典韋偷襲寇婁敦,將其斬落馬下。’

如此,難免會讓一些見不得武平侯好的人,覺得他武平侯不講武德,不遵禮數,然後被冠上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名號。

就算有內衛府這樣的監察機構控制輿論,或者在張侯爺的強力管控下,百姓們不敢說什麼,但總會有那些不怕死的,或者沽名釣譽之類的文人,藉著此事,對張侯爺口誅筆伐。

但是,

如果最後的勝利由張侯爺獲得,那今日之事,在史書上,只會這樣寫:

‘雙方首腦於陣前會晤,鮮卑胡蠻出言不遜,屢犯吾皇天威,我大漢賢相,武平侯爺警告未果,無奈之下,只得令麾下二將,將其斬落馬下,以衛大漢天威,護我天子顏面。’

當然了,

這些都是大的方向。

但真正落到每一筆上,卻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小人物所構建而成,當這種小人物出現的場次多了,小人物也會成為被歷史銘記的大人物。

就比如,

張侯爺身邊的關羽和典韋。

雙方會晤大概有那麼一炷香的時間,關羽和典韋一句話沒說,全程交流,皆以眼神完成。

但當侯爺一聲令下,獨自調轉馬頭,往己方陣營的方向狂奔時。

反倒是原本應該作為配角甚至陪襯的部將,開始策馬向前,逆流而上,成為了全場最耀眼,最閃亮的那兩顆星。

焦點,

兩萬多人的焦點,

鮮卑和大漢朝廷時隔多年的交流,歷史焦點,全在關羽和典韋身上了。

也許,

不知內情的人,永遠都想不明白,

一場突如其來,且沒有一點點防備的首腦會晤,竟然會是這樣的結果。

但世事,不就是這般奇妙的麼。

在看到近萬鮮卑騎兵聚集過來的時候,張侯爺就已經放棄了逃跑,轉而萌生出和談的想法來。

畢竟,

站在張侯爺的角度,

和談,才是眼下最為穩妥,且雙贏的選擇,只要對方的腦子沒有進水或者被門夾過,亦或者是公孫瓚的腦殘粉,都應該會欣然接受張昊的條件才是。

因為通商互市這個條件,僅僅就這一個條件,就可以秒殺公孫瓚許諾的所有好處。

自先漢以來,朝廷便不允許漢地與草原部族通商,特別是鹽鐵糧秣等戰略物資,但凡被發現,將處以極刑。

雖說也有不少追逐暴利的商賈,行走私之事,但從規模和體量上來說也就是隔靴搔癢罷了。

所以草原部族對於中原的互市,極為熱忱,甚至可以影響草原部族的族長之位的繼承,放在後世就是,能夠影響一國的大選。

草原上的秋冬季是最不好過的,冰封千里,水源乾涸。

無論是牲畜還是牧民,都會面臨生存的考驗,牲畜沒有草吃,就會餓死,沒了牲畜,牧民也會餓死,牧民死了,部族也就完蛋了。

所以,每個部族的族長亦或者部落的首領,最為迫切的,便是解決子民過冬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港片:出獄當天,十萬幫眾相迎!

本寶寶一米七

鳳舞求凰訣

一葉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