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4章 比大宋還大的地方,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長春軍新統制的。

宋田也立刻上報遼東都司。

遼東都司衙門原本準備放現在的瀋州(後世瀋陽)。

瀋州是唐代安東都護府屬地,五代時,耶律阿保機大規模移漢人到此,修築土城,屯田生產,形成了瀋州後為的規模,完顏阿骨打攻下這裡後,還是以瀋州為名。

宋軍攻滅東夏國,佔據瀋州,這邊也是目前與蒙古的交界線。

瀋州往西南三百多里錦州方向就有蒙軍駐軍,雙方現在議和,自然比較太平,還來往通商。

趙與芮的長春城距離瀋州還是挺遠的,有近九百多里。

好在宋軍每隔一百里都設駐堡,養著兩百馬當驛站用,快馬傳遞重要訊息來回三四天足矣。

因為要改建瀋州城,都司暫時設高麗鐵州,估計一年後能搬到瀋州去。

高麗鐵州距離長春也不近,而宋軍中低於副將的不需要上報朝廷給趙與芮定奪,只需過後上報名單和情況和趙與芮看就行。

所以沒多久,都指揮使呂文德也批覆回來。

一個月不到,宋田的的命令從長春城來到海叄城。

李亮因功晉升海叄城長春軍一軍一將步營四營副指揮。

李亮又升官了,從都頭晉升營副指揮。

周勇接替他成為三都都頭,鄭有財晉升副都頭。

陳忠這個女真兵晉升副伍長。

與升職命令一起到海叄城的還有上百輛馬車。

宋軍剛來的時候,這邊的路都不好走,馬車更是寸步難行,完全靠人力和馬力。

之前宋軍集中高麗民夫和東夏國百姓幫忙修路,經過一年多的修整,才修出幾條主路來。

宋軍的馬車也是這兩三個月開始通行。

而現在冬季,馬車是很難走的,好在主路幾乎天天有宋軍來往,所以沒有積雪太深,這批馬車從長春城一路到這裡。

等接馬車的宋軍開啟馬車一看,嘶,眼都綠了。

這幾十輛馬車裡有八成都裝著狗。

沒錯,是狗。

這次朝廷從長春城送了兩百多條狗到海叄城。

沒多久,城中三千守軍開始集合輪訓。

以後在這邊,他們要開始多一件事,即養狗和訓練狗。

這些狗都是東北方向的,甚至也有當地抓來的野狗和家狗混交而生。

宋軍一面要訓練獵狗,幫忙到山中找野獸和野人,一面要訓練拉雪橇的狗。

長春城帶來了皇帝陛下親自設計的雪橇,交由當地改進和使用。

據陛下說,用雪橇在海叄森林方向,速度會更快,還能運輸重物。

當然,其中獵狗更為重要,以後宋軍出去,晚上可以用狗當警戒,無論有什麼人和野獸靠近,都會知道,白天可以狩獵追蹤,到山中追找野人將更方便。

元貞二年,一場轟轟烈烈養狗訓練狗的工作在海叄城開始,原本還要很多年後才流行的雪橇,慢慢開始在宋軍手上推廣起來。

宋田送來的嘉獎和狗,同時給海叄城下了命令,讓他們先往東北方向探索。

宋軍的水師將往東北方向佔領窟說島(後世庫頁)。

唐朝是稱“窟說島”,元稱“骨嵬島”,清朝稱庫葉島。

宋軍的水師會海叄威出發,一年內往窟說島駐軍半個將(三個營)一千五百多人。

然後以窟說島北部直線往西推七百里左右,設庫頁城。

也就是和海叄威海叄城套路一樣,在島的附近設城,相互呼應。

按朝廷設定的地方,庫頁城距離他們現在的海叄城直線約一千里左右。

庫頁城在後世哈巴蘿夫邊區內。

這會也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