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國界之分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章 國界之分,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說,黑麥外形和果實和咱們的小麥相似,但果實色澤較暗,所以稱黑麥--”
“它原產于波斯和突厥一帶,在歐洲和中亞種植比較多。”
孟珙認真聽著,他雖然是幹軍事的,同樣也是制置使,民政軍事兩手抓,當然知道糧食比較重要,皇帝如此重視,肯定與眾不同。
果然,秦真又繼續道:“咱們大宋的麥子不適宜氣候寒冷的地方,土壤條件也有限--”
“但黑麥則不同,無論在北方和山區,還是寒冷和酷熱的地方,都可以種植。”當然,在太熱的地方生長會變慢,總體來說,更適應寒冷惡劣天氣,而正好,大部份穀物糧食卻不抗寒,可以得到有利的補允。
明朝號稱遇到了小冰河天氣,若是有黑麥的話,估計有機會多活幾十年。
“陛下這麼說吧,其他穀類不適宜的氣候和土壤,黑麥全部可以。”
“其他糧食不適合的地區,黑麥全可以。”
孟珙聽的一臉不可思議。
黑麥確實是目前最為逆天的農作物,無論高海拔地區,還是極寒地區都可以種植,其抗寒能力可是所有小粒穀物中最強,生長範圍可至北極圈。
秦真這時又道:“而黑麥返青早,生長速度快,咱們這邊還可以當飼料用,可以解決牛馬羊早春青飼料的問題。”
草原上的牧草豐盛期各有不同,受降雨量影響,北方蒙古那邊受季風影響,春夏季多雨,西夏這邊屬於西北方,這邊的草原以乾旱為主,生長季節也相對較短,一般從五月初到九月底,最高的時候,大概在七八月份,可以長到一米以上,也是牧草最豐盛的月份。
但在七八月前的時候,牛馬羊的牧草比較少,怎麼辦?
現在西夏也好,蒙古也好,都是提前儲存乾草,畢竟打仗時也要用到,有時還得用其他豆類來輔助。
如果能種上黑麥,七八月前可以有效利用剛收割的黑麥秸稈為青飼料,營養不比牧草差。
黑麥秸稈做青飼料比黑麥草是差,但在這個時代己經算不錯,到時候再加點輔料攪和下,養牛羊完全沒問題。
說到最後,秦真更道:“陛下說,黑麥對我大宋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對我們現在開荒北方(新建長春城附近)則意義更大。”
“我錦衣衛未來一年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把黑麥移植到大宋來。”
孟珙當然聽懂了,這件事幹好了,未來大宋很多百姓都不會捱餓。
黑麥抗災害相當好,無論乾旱,洪澇,對它的影響,都遠低於普通小麥。‘
他聽到最後,霍然起身,對著臨安方向叩禮道:“臣定竭盡全力,完成陛下旨意,造福我大宋百姓。”
接著兩人又對宋蒙議和的事商討了下。
次日下午,孟珙召見劉潤。
劉潤帶著哲庫一起到了孟府,孟珙看到有個蒙古人,估計這蒙古人才能真正作主。
他當然不在意,陛下說過,無論什麼樣的談判,最終還是得靠鐵騎和火炮才能決定。
原本他和孟瑛在西夏境內一直是跑跑,守守,拖延時間,現在劉整帶了十幾萬兵馬進西夏,再加上後續還會有兵馬進來,大宋在西夏的兵力越來越多,現在主動權已經在孟珙手上。
當天宋廷這邊人挺多的,除了孟瑛回去駐守沙州,張宣去守瓜州,其餘像劉整、楊價、曹友聞等將都在,斡扎簀也被叫了過來,秦真也在現場。
蒙古方面只有劉潤和哲庫。
兩人一進來看到一屋子大宋文武也都愣了下,然後順著大夥的目光看到左側牆上掛著一張看起來新弄出來的西夏地圖。
“拜見孟---制使--”劉潤他們一開始都叫將軍,現在知道孟珙官職是四川都司都指揮使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