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朕又不是土匪,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外南運糧了。”

軍隊也是吃糧大戶啊,每戶用糧比百姓還多的多。

六萬禁軍及家屬,去年由朝廷支出米糧就超過五十萬石。

葛洪說沒錯,這六萬禁軍被抽出去,明年差不多不用從外地運糧進來了。

“當減少柴炭,多用煤炭。”趙與芮這時又道。

臨安城除了是用糧大戶,每年消耗的其他物資也是無數。

其中柴炭、竹木、水果是從嚴、婺、衢等州運來,海鮮、水產則從慶元府、越、溫、臺等州運來,其他需要的蔬菜、布匹、鹽和各種雜貨也都是來自四面八方,每天錢塘江兩岸船隻雲集,全年不息。

此時趙與芮在江西一帶大力開發煤礦,又在疊州發現了新的煤礦,趙與芮要用疊州的煤礦運四川兩廣,江西的支援江南兩浙,原本百姓們用的柴炭更多的用到火藥和鍊鋼上面。

而且這時柴比煤貴,同樣可以減少百姓的開支。

葛洪聞言點頭附和,認為官家到處在為百姓著想。

這會他們的馬車剛剛進入御街最繁華的地方,趙與芮指著大路兩邊鱗次櫛比、寸盡無空的各種商鋪,對葛洪道:“葛尚書可知道我大宋臨安,共有多少行業?”

葛洪一愣,尷尬的搖了搖頭。

好在他和趙與芮相處多年,也知道趙與芮不會輕易發火罵人,倒也沒什麼害怕的。

但這次趙與芮問了,下次他要再不知道就不行了。

“朕讓錦衣衛和皇城司調查過,我大宋臨安,共有四百一十四行。”

“有布行,帽子行,銷金行、魚行、蟹行---”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知道是不是從兩宋開始說起的。

南宋臨安的行業也是封建皇朝巔峰了,多達四百多行。

趙與芮又道:“每天凌晨五更(深夜三到五點),賣早市者的就開店營業,到夕陽西下,夜市又開始了--”

南宋沒有宵禁,最晚的商鋪,像紅樓、酒樓、歌館等,甚至到三四更天(三點)才關門,和五更天開門的早市幾乎無縫聯連。

也就是說南宋臨安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行業在開門的,這在後世都不一定會有。

葛洪不知其意,只能笑道:“我大宋繁華錦盛,都仗陛下之聖明。”

葛洪這人還是比較正直的,一般也不輕易拍馬屁。

但和皇帝趙與芮這麼多年,看著大宋皇朝的國勢蒸蒸日上,估計這是肺腑之言。

“不要老拍馬屁。”趙與芮又好氣又好笑,再指了指這些商鋪商行:“你是商稅部尚書,你得看看,這都是錢啊。”

“。。”葛洪這才明白了,官家又要改革了?

大宋是有商稅的,當然也比較少。

趙與芮現在似乎盯上了臨安城的四百多行。

“這件事不能急,得循序漸進,先從最賺錢的開始。”趙與芮笑了笑:“全面徵稅,估計得十年以後的事。”

在他的計劃裡,至少得平定了蒙古,打服了窩闊臺才能開始全面商稅模式。

“陛下聖明。”葛洪只好又說了句好聽的。

趙與芮掀起前面的簾子,示意胡松稍微加速。

約半個小時後,趙與芮來到觀文院。

趙與芮已經好幾年沒來,之前在這裡也不出名,當初幫他唱歌的靈兒蘭兒都進了宮當女官,所以現在裡面的人都沒認識他的。

他帶著牛寶、胡松和葛洪來觀文院這種地方,葛洪還是挺鬱悶,因為他不喜歡這種地方。

不過官家要來,他也沒辦法,而且他估計官家要從這地方開始徵稅。

這可是臨安城最賺錢的地方之一。

幾人開了個包房,外面立刻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