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3章 可以得罪宋人,沒必要惹怒蒙軍,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見縣衙門口左右各站著兩隊宋軍,牆壁上還貼了什麼公告,大量的百姓正在圍觀。

楊春擠過去一看,先是看到站在邊上的宋軍,不禁微微有些驚訝。

宋軍全身甲冑包裹,肩胸部有部份鐵甲,其餘全是棉甲(但內部有鐵片,他們看不出來),關鍵甲冑都很新,打造也相當精良,與他以前見過的金軍,義軍,甚至蒙軍相比,眼前的宋軍更有氣勢,更加精銳。

宋軍的帽子不怎麼協調,因為好像是棉皮的,但楊春知道這是保暖用的,蒙軍來攻城時,很多宋軍會換成鐵頭盔,而且他不知道的是,鐵頭盔裡面,在冬天時也會有層棉布保暖。

現在不是戰時,很多宋軍都換成了棉皮帽,保暖效果很好。

僅看現在宋軍的裝備,楊春就知道這支宋軍投入極大,花費了大量的銀糧。

這樣的宋軍,可不是幾千石糧,幾十頭豬羊能應付的?

要知道大名可不窮。

大名在北宋時是陪都,巔峰期的大名府有一百多萬人,現在大名縣也是有十幾萬人,算是比較大的縣。

恐怕要出點血了,楊春若有所思。

就在他盯著宋軍看時,邊上到處都是百姓的聲音。

“真的假的,幹一天活三十文銅錢或五十文會子。?”

“去試試不就知道了。”

“幹一天結一天,應該不會錯。”

“只要青壯,只要青壯,老何你就別想了。”

“誰說的?”

“老子識字。”

現場好多百姓不識字,當然也有縣衙裡的吏役在,有識字正在讀,也有過往的讀書人幫解說。

楊春定睛看去,宋軍在大名城招民工兩千,只要青壯,幫忙幹工事,每天三十文銅錢或五十文會子,幹一天結一天,包正午一頓飯,每天辰時一刻報到。

這會的正午大概是十二點到一點左右,吃的是比較晚,但古代很多人只吃兩餐,所以百姓們要去幹活,早飯要自己吃飽去。

宋軍這公告寫的很詳細,每天辰時一刻開始幹,大概下午四點左右休息回家,只包一頓飯。

邊上還有人在講,宋軍在城中貼的到處都是。

三十文銅錢可不少,即便是宋軍的會子,現在也比較值錢,畢竟趙與芮上臺後,發行的會子越來越少,市面上越來越值錢。

現場很多人看完轉身就去報名了,楊春搖搖頭,宋軍這麼捨得花錢,那區區五千石糧怕更沒效果。

等他進入縣衙,縣令李惇已經在裡面等他,室中還有大量的當地士紳豪強。

李惇根本沒生病,只是不想去見彭義斌,他怕自己去了之後,將來蒙軍打回來,會找他算帳。

昨天蒙軍十萬大軍圍城,把李惇嚇了一跳,還以為當天蒙軍就能攻進來,不過後來蒙軍不知為何走了,李惇心想,蒙軍還是會來的,自己先不要做出頭鳥。

因為蒙軍不講理,而宋人是要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可以得罪宋人,沒必要惹怒蒙軍。

楊春把見面的事和李惇他們說了下。

現場立刻炸鍋了。

“彭義斌胃口這麼大,直接要看冊簿是幾個意思?”

“他都沒有討價還價?”

“他不開價,比討價還價還可惡。”

“明顯胃口很大。”

“宋軍還在外面招人做工事,我看這錢,怕是想讓咱們出。”

當地官紳們都在大罵彭義斌貪婪。

確實,彭義斌面對他們的開價,連還價都沒有,這比講價麻煩多了。

這會四周有些吵鬧,眾人都在猜彭義斌要什麼?他堂堂一個武將,看什麼縣中冊簿,你是打算長駐大名?問過蒙古人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庭院帶著我來到了古代

逍遙客2211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肉肉滴小饅頭

代號財神

北鄉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