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煙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頁,穿到古代當捕快,清秋煙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44章 防川水道(1)
時間晃晃悠悠, 又到了冬季。
因著這年氣候原因,先是夏季乾旱,再是冬季寒冷, 大成百姓的生計也比往年艱難。但好在大成百姓善於耕織、積蓄, 雖然當年收成不好, 但加上朝廷餘糧賑災,還能勉強度日, 而北邊的胡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牲畜在夏天裡已經渴死、餓死了一輪,冬天又冷死餓死一批, 日子越發艱難起來,牲畜死傷慘重的部落,有的家庭甚至無法過冬。
胡人遊牧民族,除了牲畜,沒有別的糧食來源,就像楚霄雲預料的那般, 又把主意打到了大成頭上。胡國騎兵頻頻騷擾大成邊境,搶劫大成邊境百姓。大成邊境駐軍雖有駐軍, 但應對胡人這種遊擊形勢的騷擾卻是強弩射蚊蠅,找不到著力點。
大成邊境的局勢越來越緊張。
從秋日開始, 楚霄雲就發現和靜縣街頭不時就會出現操著北方口音,舉家南下的百姓。想起二十多年前大成和胡國的那場邊境衝突,其後患現在都還沒有肅清, 心裡不禁擔憂起來。
這日一個偷雞摸狗的案子退堂後,楚霄雲前往韋京翰的書房匯報近日來捕房一應事務時, 兩人不知道怎的,說起邊境的緊張局面。
楚霄雲憂心忡忡地道:「萬一禍端再起,北方喪失家園的百信再度變成流民南下, 胡人必然如法炮製,在流民中混入細作,鼓動流民鬧事,勢必會導致諸多問題,激化矛盾,甚至引發天下動盪。不知朝廷可有應對之策。」
楚霄雲向韋京翰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安。來到這個時代的時間長了,他說話的口吻,也漸漸被這個時代所同化。
相比楚霄雲的不安,作為一縣之主的韋京翰看起來就沉穩多了。
「霄雲不必太過憂慮。是人都知道吃一墊長一智,何況朝廷。對此結果,朝廷也早有考量。你沒發現從秋收之後,和靜縣街頭就有北方百姓前來投奔親人嗎?」
「就是注意到這個才憂心啊。」楚霄雲長嘆道。
韋京翰微微一笑:「秋收前朝廷就對百姓做了宣傳,讓他們南方有親人南下投親,朝廷補償一部分盤纏,沒有的朝廷給予統一安排。秋收時節,駐邊的將士都幫著百姓搶收莊稼,今年北方秋收都比往年早日完成。秋收完成的百姓早已在朝廷組織下有序南撤了,斷然不會再給胡人可趁之機。」
韋京翰一番話是緩緩道來,楚霄雲卻從中聽出了大國的舉重若輕,不疾不徐。
他聽得瞠目結舌,想不到這個時代的大成朝竟然也有了這樣的組織和執行能力。在震驚朝廷地的先見之明和行動能力意以外,楚霄雲也不由得疑惑。
這等機密之事,韋京翰一個七品芝麻官是如何得知的?
他這樣想,也這樣問了。
「大人如何得知?」
韋京翰倒茶的手微微一頓,繼續給自己的杯中添水。
「昔日同窗、恩師,多是朝中同僚,能聽到點風聲,不足為奇。」
是這樣嗎?不管是與不是,這事不宜深究,楚霄雲寬心地一笑:「如此就放心了。就怕胡人趁機搞事。」
在楚霄雲感覺放鬆後,韋京翰反到凝重起來:「這到底只是權宜之計。況且就算朝廷組織百姓南下,提前轉運秋糧,但百姓能帶走的畢竟只是細軟,縱然有邊軍拱衛,房屋家園以及帶不走的物什必定很多還是會遭到搶劫焚毀。這到底只是一種無奈的自保,而不是主動有效的攻擊。」
「只有將胡人遠遠驅逐,我邊境百姓才可能永保平安!」說著韋京翰起身走到窗邊,遙望北方:「希望我大成終有一日能有戰將逐胡人於大漠,封狼居胥,燕然勒石!」
說罷執杯對北而飲。
韋京翰的這番行為楚霄雲看呆了。他沒想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