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捅千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節,國寶級學霸,自捅千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要多試驗一下,但大佬走了,他們總覺得有一點群龍無首啊。畢竟,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誰也不服誰,關於到底要如何進行那個試驗,有人覺得內部測驗就好,有人覺得應該有外國人參與,也有人有別的想法,誰也說不過誰。
難不成,也學著大佬曾經的做法,去ihu那邊溜達一圈,發個帖子求助?
眾人不由得陷入糾結。
明夏在剛穿越回來的時候,因為時間太過久遠,不記得21世紀的這些理論,在做試卷的時候,對於在她看來類似於“1+1=2”這種難度的題目,就像是對普通人而言,太過常識,反而不知道要怎麼去證明。因此,當時,雖然知道那樣的回答不夠嚴謹,出於強迫症,她還是勉為其難地答了一句“因為成立,所以成立”。
但其實,就是那個小學生學習的“1+1=2”,也是可以證明的,只要用到戴德金-皮亞諾結構,後繼數,單射等等,再理順了思路,就可以將之證明出來,步驟還很簡單。
而現如今,她對另一個“1+1”,也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又有了新的一個想法,可以處理好原先一直困擾著她的那幾個在證明中存在的bug。
之前,在參加io的數學交流會時,明夏也就只差最後一個環節了,還因為卡在那裡,把同樣投入進了證明環節的大家勾得不要不要的,好奇得簡直就是抓心撓肺,便在有了靈感之後,立刻把學習量子力學、法語、英語以及歷史的時間通通都擠出來一些,勻給這個並不簡單的“1+1”的證明。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哥德巴赫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 才能給出“1+1”這個被列為世界三大難題之一的猜想,而明夏從幾個月前,就已經在著手研究這個猜測, 試圖和之前的“周氏猜測”一樣, 努力將之證明。
每天早上第一句,“1+1”的證明出來了沒有。
每天晚上最後一句,今天的自己有沒有新的進步。
每個人的愛好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聽歌,有的人喜歡運動, 也許多有如明夏一般,沉浸於學術和科研的人。德國作家格里美爾斯豪森說過, “好事總是需要時間,不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勞動是做不成大事的。想吃核桃, 就是得首先咬開堅硬的果殼。”
io結束後,因為那場意料之外的演講,還有十分“渣”的“卡結局”行為,明夏經常會收到許多國家選手熱情的“催更訊息”, 包括io主席, 還有其他國家幾個當時的領隊,也偶爾會對她發來“和善的”問候, 順帶詢問一下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進度。
其中,尤其是美國的另一個領隊, 那天的交流會因為生病意外缺席, 名叫ethen, 也是明夏之前那篇《周氏猜測的證明》sci論文的普林斯頓數學研究院審稿人,對明夏的態度最複雜。
說熱情吧,他的語氣也說不上多麼的活潑,說不熱情吧,他又是真的和蔣業、顧秉鈞兩人一樣,有事沒事就來問一下明夏的證明進度,很有一種“雖然我問了,但這不代表我就認同你,也不代表我覺得你一定會證明出來這個猜想”的心不甘情不願之感。
明夏回了幾次訊息,察覺到他的態度後,便懶得回了,只是出於禮貌地“嗯”、“好的”、“謝謝”,敷衍而過。
但她不知道,在隔著一個太平洋的歐洲,每次去問她的證明進度的ethen,心下其實也難受得不行。
ethen不怎麼關注梅森素數方面的理論,更遑論是由華國人提出的“周氏猜測”,但“哥德巴赫猜想”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是他研究了幾十年的一個世界難題猜想,還因為曾經發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也出版過書,在數學界站漸漸穩了自己的地位,也開啟了普林斯頓數學研究院的大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