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石蟹
鬼隸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5章 石蟹,辭職後,我要回村種紅薯,鬼隸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不是去開會了嗎?怎麼到這裡來了呀?”林溪爺爺見林溪走到他的身邊,示意她腳步輕一點。
林溪爺爺正在清水河邊教俞水根老兩口釣石蟹,他和俞水根老兩口各拿一根小竹杆,坐在河邊的一塊大石頭上靜靜地等待石蟹上鉤。
“你們……”
“哈哈,又一隻!”
林溪剛開口,她的爺爺大笑著釣上一隻石蟹到盆裡。
“你都釣上了十幾只,我們怎麼一隻都釣不上來呀?”
“就是呢,連鉤兒都不來咬一下,真氣人,不會欺負我們是外地人吧?”
俞水根老兩口有些著急。
“俞爺爺俞奶奶,這釣石蟹可是我爺爺的絕活哦,整個清水灣沒有一個人能釣得過我爺爺。”林溪這才明白自己爺爺在飯桌上說要教俞水根老兩口的絕活,就是這釣石蟹的絕活,更覺自己的爺爺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石蟹,大明山麓山溪中常見的一種水產,長相和普通的海蟹、河蟹沒有多大差別,只是個頭普遍很小,比海里正常的白玉蟹還要小一些。
以前生活條件差的時候,清水灣的鄉親們會下河捉石蟹食用,現在基本沒有人捕捉,因為個頭實在太小,又沒有多少肉。
林溪清楚自己的爺爺之所以教俞水根老兩口釣石蟹,有他自己的考慮。
俞水根老兩口從心底裡喜歡清水灣,能在清水灣終老是兩位老人心心念唸的願望,但他們沒有生活的根基,就是生活在清水灣的各類基礎。
俞水根有退休工資,但俞清奶奶沒有,為了養育俞清俞水這對孿生姐妹長大,俞清奶奶一直在家忙碌。等俞清俞水長大,她自己也已經年過半百。
當然,俞水根的退休工資足夠供老兩口安度晚年,他們本來就省吃儉用。但現在是在清水灣,老兩口想要在清水灣終老,就要融入到清水灣鄉親們的生活中。
像孟大運媽媽一樣到刺繡加工場上班?俞清奶奶只會針線活,俞水根只會握槍。
租下一塊地種菜種紅薯?俞水根老兩口年逾八旬,到田間地頭散個步可以,要翻土挑水種地,不可能。
跟著林溪爺爺擺烤紅薯攤?還是不現實,且不說俞水根老兩口的體力能不能吃得消,他們也沒有現成的食材,如果從鄉親們那裡去收購紅薯來烤,成本太高,估計沒有多少錢可以賺。現在清水灣的紅薯俏銷著呢,連周圍四鄰八鄉所種的紅薯都往清水灣的紅薯加工廠送。
坐在河邊釣石蟹,悠閒卻能賺錢,還能有這樣兩全其美的活兒更適合俞水根老兩口嗎?當然,前提是不求賺多少隻求有一份事做。
“林溪,這石蟹不是下河用工具抓更容易抓得也多嗎?”俞清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林溪的身邊,看爺爺奶奶釣石蟹。
“清姐,這你就不懂了呢,我爺爺教俞爺爺俞奶奶釣石蟹可不是為了吃,而是可以賣給藥材商賺錢,所以必須釣而不是用工具捕捉。”林溪解釋。
“石蟹可以做藥材?真的嗎?那你快和我說說。”俞清來了興趣。
“清姐,這石蟹屬於藥食同源的淡水產品,中藥材中稱之為【縱橫子】,歸肝、腎經,性寒,具有活血止痛、消瘀散癓的作用。《本草綱目》明確,可用於溼熱黃疸、產後瘀滯腹痛、筋骨損傷、癰腫疔毒以及漆瘡、燙傷等。我們清水灣的石蟹藥用價值更加明顯,藥材商收購價很高。”林溪拿出手機搜尋給俞清看。
“看來清水灣山上地下河裡都有東西可以作為藥材呀,那為什麼這石蟹必須釣而不能用工具捕捉呢?”俞清的好奇心更強。
“既然要成為藥,肯定有講究。這石蟹入藥的價值在於其內臟,作為藥用的石蟹必須保證內臟完好無損。你如果用工具捕捉,石蟹肯定要逃跑,被抓過程中又要掙扎,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