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隸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章 變道,辭職後,我要回村種紅薯,鬼隸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水灣的紅薯片製作方法獨特,口感別有風味。

製作紅薯片的紅薯最好為前一年窖藏品種,選擇在冬季霜降季節制作。

所謂窖藏,就是成熟的紅薯挖起來後連泥巴一起藏到地窖裡。

清水灣除了村裡有十幾坑偌大的紅薯窖外,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紅薯窖,多的五六坑,少的三四坑。

這些紅薯窖大都挖在村後山的半山腰上,遠離水源,以防太潮溼導致紅薯腐爛。但也不能太乾燥,太乾燥反而容易影響紅薯窖藏的時間,產生空殼現象。所謂空殼現象,就是紅薯表皮依舊新鮮,但裡面的澱粉已經全部流失。

清水灣人制作紅薯片並不是簡單地將紅薯切成片,而是至少需要五道程式。

【第一道程式】

挖回家的紅薯洗淨、削皮,切成小塊。

【第二道程式】

切成小塊的紅薯下鍋熬煮,煮成糊狀。

這道程式中講究的會加入一些其它食物,比如金桔、紅棗、山楂、橘皮、桃膠等。

【第三道程式】

糊狀的紅薯起鍋裝入大木盆中,不停攪拌十幾分鍾散熱。

講究的人會在攪拌過程中不時撒一些芝麻進去,增加香味。

【第四道程式】

舀糊狀的紅薯到模具上,攤成薄片後揭下到竹匾上自然晾乾。

清水灣村製作紅薯片的模具由一個木塊和四根竹條製成,木塊差不多一張八k紙大小,四邊鑲上四根竹條,鋪上一塊麻布,糊狀的紅薯舀到模具上用竹刀攤平,掀起麻布就是一張大的紅薯片。

【第五道程式】

晾乾後的大紅薯片切割成兩指寬一指長的幾十塊小紅薯片,下鍋翻炒。

下鍋翻炒紅薯片,清水灣人有講究。不是簡單地把紅薯片倒進鍋裡翻炒就可以,而是先要用柴火將鐵鍋燒至微熱,然後先倒入一定比例的河沙翻炒至滾熱後才能倒入紅薯片翻炒。

炒紅薯片必須用生鐵鍋,還必須是大明山大柴禾,更需要加入清水河的河沙,這樣才能味正。

為什麼?

清水灣人的解釋是,生鐵鍋屬於本鐵,也就是還處於鐵製品最原始的階段,更能和食物融和到一起。

大明山大柴禾,就是大明山上年頭長的松木自然老死後劈開成段作為柴火。大明山大柴禾耐燃,正常炒一鐵鍋紅薯片一般只需三根大柴禾。

清水河的河沙,顧名思義就是清水河裡的沙子。清水河清澈,清水河裡的沙子自然圓潤光潔。炒紅薯片加一些清水河的沙子主要是為了防止紅薯片在翻炒過程中黏連到一起,從而炒焦。

清水灣的鄉親們說,用生鐵鍋、大明山大柴禾和清水河的河沙翻炒出來的紅薯片,更有一份清水灣的味道在裡面。

“沒錯,這炒紅薯片的味道還真不一樣。”

“純正的紅薯味道外,還有松木的清香,清水灣的泥土氣。”

火氣正旺的俞清和黃帆吃了林溪剛炒好的紅薯片,立馬心平氣和,笑靨如花。

“泥土氣?帆姐姐,我們做紅薯片的時候洗的很乾淨,我炒之前鐵鍋刷了好幾次,怎麼會有泥土氣呢?”

“林溪,你不要急,你帆姐姐這是真正成了清水灣人呢。”

“哥,我聽不懂你說的話。”

“林溪,你嚴哥哥是誇我能從你炒的紅薯片中吃出清水灣的泥土氣,說明我已經熟悉這片土地,愛上這片土地。至於我能不能成為真正的清水灣人,可還得看某些人的臉色。”

“帆姐姐,是不是讓嚴哥哥娶你呀?”

“這我可不敢奢望,你不肯不說,某些人也不可能娶我。”

“喂喂喂,偏題了哦,我們說正事。黃帆,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陸雲葉傾城

蘇生奈何

小妻乖巧軟糯,大叔夜夜輕哄

筆火

辭職後,我要回村種紅薯

鬼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