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節,青翎記,欣欣向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著話兒,中人來了,便開始談正事兒。
周寶兒年紀不大,又給周老爺寵壞了,鬧騰的不行,周老爺就叫小廝帶著去街對面的糖鋪子裡 ,這小子一聽有糖吃,立馬樂了,哈巴著兩條小肥腿跟著小廝走了。
周老爺原說讓青翎也跟著去,青翎忙搖頭,她可不想跟周寶兒這頭肥豬在一塊兒,這小子簡直就是個萬人嫌,欠揍的緊,要是青翧跟這小子似的,自己非照著一天三頓的揍他不可。
周老爺叫夥計上了一盤甜糕放在窗邊的小桌子上,讓青翎吃。
青翎吃了一塊就放下了,雖說她愛吃甜食,可是這樣粗製濫造的甜糕也不怎麼喜歡,尤其吃慣了陸家廚子做點心的手藝之後,就更挑剔了,看來人真不能吃太好的東西,吃習慣了,口就高了,口高了等陸敬瀾回京之後,自己往哪兒解饞去。
喝了兩口茶,便豎著耳朵聽她爹跟周老爺說話兒,鋪子的價錢已經談妥,中人寫了契約,兩人分別簽字畫押,買賣就算成了。
胡老爺付了中人幾個錢,中人顛顛兒的走了。
周老爺才道:“老弟想做什麼營生,心裡可有注意了?”
胡老爺:“周老哥也知道,兄弟沒做過買賣,這買了鋪子也想試試罷了,周老哥是買賣道兒上的老人兒,要不給兄弟指條明路。”
周老爺嘆了口氣:“兄弟問我這個可問差了人,我要是有本事,哪會把鋪子賣了啊,不就是虧了本嗎,本來我也想著再瞧瞧,沒準兒明年有起色呢,我家那婆娘偏不應,三天兩頭的跟我鬧,怕我把家裡的銀子全虧進去,到時候全家喝西北風,我也是沒轍了才把鋪子賣了,也就是老弟你,咱兩家自來有交情,才這個價兒,可比我當初買的時候還低呢,我是惹不起我家那婆娘,才歇了手,盼著老弟你大發財源,至於什麼營生,你也知道我之前開的是糧食鋪子虧了,倒是瞧著旁邊的綢緞鋪子紅火,你想啊,這誰不得穿衣裳啊,只要穿衣裳就得買布,能不紅火嗎,兄弟不妨考慮考慮,開個綢緞鋪子,一準兒賺。
青翎心說,這周老爺眉眼閃爍明顯就是沒按好心,胡家跟周家是鄰村,又都是村裡的大戶,胡家是沒有比較的心理,周家卻放不下,當初置鋪子做買賣,不就是為了跟胡家別苗頭嗎,如今自己虧了,不得不把鋪子賣了,明明賣給別人,能賣高一些的價兒,卻非要賣給胡家。
以周老爺摳門兒的德行,竟然放著便宜不佔,這裡頭就有事兒了,估計是琢磨著自己虧了,就想讓胡家也虧一下,才能平衡,這種自己倒黴了就拉別人下水的心態,說的就是周老爺這樣的人。
至於他的買賣為什麼賠錢,這不明擺著的理兒嗎,如今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安平縣統共才多大的地兒,人口本來就不多,還基本都是種地的農戶,人家農戶自己地裡收的糧食都吃不清,誰還跑外頭買,若是往外頭的大州府裡頭倒賣倒是條道兒。
只是若能賣到外頭去,那就不是小買賣了,買賣大,本錢自然也多,本錢多了就不是周家能抗住的了,所以說,在安平這樣的小縣城裡頭開糧鋪子,他不賠誰賠啊嗎。
同樣的道理,綢緞鋪子也一樣,可著整個安平縣能穿得起綢緞的有幾戶人家,既能穿得起,也不會在安平縣買了,近些的可以去州府,再體面的人家,還可以去京城,甚至直接去南邊兒買,花色多,價格也相對便宜。
若是莊戶人家,平日穿的都是自己紡線織的粗布,趕上過年,家裡頭好過的,至多來城裡扯幾尺花布給孩子衣裳,綢緞是想都不敢想的,故此,周老爺說什麼綢緞鋪子的買賣紅火,絕對是胡說八道,這是挖了坑讓她爹跳呢,心眼兒實在不好。
青翎正琢磨回頭怎麼提醒她爹別上當呢,忽聽窗外有孩子的哭聲,聽聲兒像是周寶兒,青翎踮著腳趴在窗戶上往街上看,正瞧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