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9章 郭子儀的決斷,大唐天下,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七章郭子儀的決斷“隆隆!”
如雷的蹄聲驚天動地,震得地此都在抖動,二十萬唐軍在郭子儀的率領下,快速前進。
二十萬唐軍佔地數十里,好象一片湧動的海潮,黑壓壓一片,很有威勢,很是駭人。
濺起的煙塵組成一朵巨大的烏雲,垂地遮天,半邊天空黑沉沉的。
將士們歡天喜地,精神抖擻,極是振奮,一邊行軍,一邊議論。
“大唐終於對大食用兵了,我們有幸能參與此戰,這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是啊,能參與此戰,此生何憾?”
“自從太宗年間大食攻滅波斯起,大食就與大唐為敵。那時節,大食的國力不強,還未東進,未與大唐刀兵相見,兩國的交手主要是在邦交斡旋。後來,大食國力強盛,版圖急劇擴張,大舉東進,攻佔安國等地,與大唐接壤,終於在西域刀兵相見,大戰數十年。”
“數十年來,大食雖是屢為大唐所敗,卻是敗而不衰,屢敗屢戰。而大唐為吐蕃牽制,難以大舉西進。如今,大唐滅了吐蕃,終於可以全力西進,與大食決一死戰了。”
唐朝與大唐交手百年,真正刀兵相見的時間並不長,主要是在唐玄宗時期。
“可惜啊,若是太宗皇上當年不拒絕出兵,而是果斷的派出大唐西進,增援波斯,讓大食無法滅掉波斯,大食的氣焰不會有今曰之盛。”
唐太宗年間,大食進攻波斯帝國,波斯帝國在滅亡之際派使者入長安,向唐太宗求救,請求唐太宗派兵增援。這事太過重大,唐太宗舉棋不定,難以決斷,遂與大臣再三商議,最後拒絕了。
這事唐人婦孺皆知,很是惋惜。
在唐太宗時期,大食的國力並不強,處在奠基期。直到大食滅掉波斯,其國力才大為提升。要知道,波斯帝國是中東地區的老牌帝國,在中東地區稱霸上千年,積累的底蘊不需要說的,滅掉波斯帝國後,大食得到波斯帝國的積累,無論是疆域,還是文明、科技,都有一個質的提升。
從此以後,大食就變得異常強大,成了一個龐然大物。
唐太宗年間的確是阻止大食崛起的良機,可惜的是,唐太宗拒絕了。
“太宗皇上精明過人,一代雄主,為何拒絕出兵呢?”這個問題一直是困擾唐朝百姓的問題,討論了上百年,卻是沒有結果。
尤其是在唐朝對大食大舉出兵之際,唐人主討論得更加多了,茶餘飯後總要議論一通當年唐太宗拒絕出兵的原因。
“太宗皇上是不得不拒絕。”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只見郭子儀和李光弼並騎而來。
“不得不拒絕?為何呀?”將士們聽得更加糊塗了。
唐太宗當年拒絕出兵,錯失了一個撲滅大食帝國的良機,這讓人惋惜不已。尤其是,後來大食為禍曰烈,對唐朝的威脅越來越大之後,唐人就更加惋惜了,很是感慨,若是當年唐太宗出兵的話,就不會有今曰大食之禍。
“將軍,是不是路途太過遙遠?”有兵士大聲問道。
唐太宗拒絕出兵一事,很多人把原因歸結於路途太過遙遠,難以補給,後勤的壓力太大,這才不得不拒絕出兵。
這不僅是後人的看法,也是當時唐人的主要看法。
“路途遙遠,我們大唐男兒不怕,莫要說去波斯,就是天之角,海之涯,大唐男兒也不會皺一下眉頭。可惜,太宗皇上卻拒絕出兵。”又有兵士狠狠搖頭,惋惜之意再明白不過了。
“說得好!”郭子儀和李光弼齊聲讚賞:“大唐男兒不懼任何艱險,此去大食雖是萬里之遙,大唐男兒又何懼?”
“大唐男兒無懼!”將士們齊聲高喝響應。
“太宗皇上之所以拒絕出兵,並不是路途遙遠,補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