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王維,大唐天下,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六章王維文成公主進藏,是吐蕃文化轉變的標誌。
在此之前,吐蕃以天竺文明為學習物件,對中原文明不甚了了。文成公主進藏,帶去了大量的書籍,促進了吐蕃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讓吐蕃開始接受中原文明,對後來吐蕃併入中原,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松贊干布時期,桑布扎奉命去克什米爾地區學習,學的就是天竺文化。回國後,他創立了吐蕃文,也就是後世的藏文。正是因為這層關係,藏文乍一看,和印度文字頗多相似處。
若是沒有文成公主進藏,帶去大量中原文明,使吐蕃接受中原文明,那麼,吐蕃難以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沒有相同的文明作為紐帶,暫時的征服並不牢固。
也正是因為藏省與印度有這種歷史淵源,尼赫魯的大印度聯邦構想包括了藏省。當然,這是他的妄想。
文成公主進藏,李道宗送親,蘊含很多機巧。李道宗既是宗室子弟,更是一代名將,他作為宗室子弟去送親,誰也不會懷疑有他。作為名將,他可以暗中佈置,圖繪吐蕃的山川地理,收集有關吐蕃的資料。
在這之前,唐朝對吐蕃的瞭解並不多,有了這次送親,唐朝對吐蕃的瞭解就清晰了許多。
文成公主進藏,開啟了唐朝與吐蕃交往之路,唐朝的商人、使者絡繹不絕,唐朝上下其手,安插人員進一步收集吐蕃的資料,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這絕對是深謀遠慮,無論如何讚譽都不為過!
“這裡,是積石山的山川地理,李昌國,你著重研讀。”李隆基指著右手一排,笑呵呵的道:“進軍吐蕃之路難就難在積石山,只要積石山越過去了,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這話太有道理了,若不是積石山的存在,阻擋了秦始皇那支無敵大軍、漢武帝的強漢大軍,吐蕃之地早就在秦漢之際就成了中國的領土,哪裡等得到忽必烈來完成這一大事。
“好多!”李昌國一瞧,整整幾大排,讓人驚訝。
“數代人,上百年的收集,能不多麼?”李隆基把李昌國吃驚的樣兒看在眼裡,大是歡喜,捋著鬍鬚笑道。
“陛下,如此之多,臣一時之間哪裡研究得完呢。”李昌國皺著眉頭。
“這倒也是,是得給你找個幫手。”李隆基沉吟著道:“要是李白在的話,這事最好辦了。”
李白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要是他來處理這些事,絕對是信手拈來,極是輕鬆。可惜的是,李白眼下在大非川,不在長安。
“要不,朕下旨,把李白調回來。”李隆基打量著李昌國,徵詢他的意見。
“父皇,兒臣舉薦一人可當此任。”李亨上前一步。
“何人?”李隆基眉頭一挑問道。
“給事中王維!”
太子李亨大聲回答。
“王維?”李昌國很是意外,這是大名鼎鼎的詩人,很多名篇留傳於後世,為人稱頌。
以王維之才,若是來擔當此事,絕對沒問題。
“他能文善詩,還工於作畫,足當此任。”李隆基猛然想起有這一號人物。
王維的官途前半生還算順利,自張九齡被貶後,他的官路就不順利了。李隆基雖然知曉有這麼一號臣子,要不是李亨提及,他還真想不到。
“李昌國,你以為呢?”李隆基徵詢李昌國的意見。
“但憑陛下處置。”李昌國是巴不得馬上見到這位名垂千古的大詩人,哪會不同意。
“好!傳旨,召王維進見。”李隆基大聲下旨。
高力士應一聲,忙去傳旨。
趁這空閒功夫,李隆基領著李昌國,為他介紹,道:“這是積石山,最多;這是邏些,這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