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就這麼定了!,大唐天下,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他不得不服氣,李昌國的謀劃很有道理,吐蕃一定是大唐的,只是早與晚罷了。
“陛下,那這上策……”陳玄禮很是心急。
“呵呵!”李隆基大笑道:“雖說吐蕃遲早是大唐的,只爭早與晚,然則,大唐越早拿下越是好。上策的成算著實不高,連一成都不到,可是,一旦成功的話,吐蕃就是大唐的。即使失敗了,大唐也沒什麼損失,朕何不一試呢?”
“就這麼定了!”李隆基站起身,神采飛揚,氣吞河嶽,一字一頓的道。
“陛下英明!”
眾人齊聲讚頌。
“呼!”
李昌國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卻更加激動了。
吐蕃之地主要是現在的青海、藏省,這塊土地秦皇漢武也是無可奈何,直到忽必烈方才併入版圖。若是在唐朝天寶年間完成的話,那就是提前了好幾百年納入版圖,功莫大焉!
而李昌國還是這件奇功的謀劃者,誰能不激動?
不僅李昌國激動,就是李隆基也是激動不已,站起身,不住踱來踱去,一邊踱步,一邊晃拳頭。
陳玄禮、李林甫、太子李亨對望一眼,對方眼中的振奮之意誰都不加掩飾。
就是李林甫這個一向以喜怒不形於色著稱的殲相,此時也是一臉的喜悅,絲毫不掩飾。
“秦皇漢武拿這塊土地沒辦法,若是朕拿下來,朕的功業會不會超過秦皇漢武呢?”哪個皇帝不想建功立業?雄材大略如李隆基者卻是不多,更是一心追求功業,若能超過秦皇漢武,那是無上美事,他越想越是激動,一邊扳著手指頭細算起來:“朕即位之初,大唐積弊如山,內部不寧,外多邊患。朕勵精圖治,整軍經武,終於朝堂一清,邊關安寧。後突厥、契丹、奚、吐谷渾殘部、回鶻……先後滅亡。到如今,只餘吐蕃和大食。朕來春收了吐蕃,就可以在西域與大食一決雌雄!”
雖然因為安史之亂而使得唐朝由盛轉衰,李隆基譭譽參半,卻是不能掩蓋他的偉大,他的功業真的很多,一樁樁,一件件數來,竟然是良久不絕。
這番話太能振奮人心了,陳玄禮上前一步,請命道:“陛下,老臣願馳騁吐蕃,還請陛下準允!”
“你?”陳玄禮此舉,李隆基大是讚賞,卻是以調侃的口吻的道:“就你?你瞧瞧你,鬍鬚白得跟雪花似的,你還能馳騁疆場?你想搶功吧?”
“陛下,老臣決無此心!”陳玄禮一聽就急了,大聲嚷嚷:“只要陛下允准,老臣不做將軍,做一老卒!能馳騁吐蕃足矣!”
“行了!行了!”李隆基揮揮手,含笑道:“你這把老骨頭莫要拋在外面了,還是給朕守好皇宮吧。”
“哎!”陳玄禮長嘆一聲,嘀咕道:“人說龍武大將軍有多好多好,卻是悶死人的牢籠。”
李隆基剜了他一眼,卻未加指責,招手,道:“都坐下!此事太過重大,我們要好好議議,多加推敲,不能有絲毫差錯。”
李昌國他們坐下來,李隆基接著道:“李昌國兩策,上策的成算不大,下策的成算大,卻是耗時太長。朕以為,來年戰事,當以下策為根基,力行上策,你們以為呢?”
他深通兵道之人,這話讓人讚賞,誰能有異議?
“李昌國,你說,若是來年在大非川與吐蕃大戰,需要多少兵力?”李隆基盯著李昌國,眼睛睜得老大,一瞬不瞬。
“陛下,臣等商議,一致以為,若只是擊敗吐蕃大軍,不必增兵。若要一舉殲滅吐蕃大軍,至少需要三十萬。”李昌國沉聲道。
“三十萬?”太子李亨有些吃驚。
“這算是少的了。”李隆基略一沉吟,道:“兵法有云‘十則圍之’,要想圍住敵人,需要十倍兵力。吐蕃在松贊干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