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李昌國再定計,大唐天下,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能越過的話,也沒什麼。因為來春一戰,吐蕃必然是起傾國之兵與大唐一戰,吐蕃戰敗,其實力大降,數十年難以恢復,對大唐沒什麼威脅了,大唐就可以集中兵馬錢糧與大食爭鋒。”
“是呀!”眾將點頭附和。
若只是丟了石堡城,墀德祖贊很可能不會再起大軍與唐朝大戰。石堡城雖然重要,不過是前出河湟之地的門戶罷了,丟了石堡城,大不了不去河湟之地。
大非川丟了,問題大就了,對於吐蕃來說,無異於天塌了,吐蕃一定會起傾國之兵前來大戰一場,要奪回大非川,這就給了唐朝機會。只要把吐蕃的軍隊解決掉,吐蕃數十年難以恢復,唐朝的西北邊境就有一段非常長的安寧時期。
無論如何,三二十年的安寧期是有的,這麼長的時間對於唐朝來說足夠了,完全可以在中亞與大食一決雌雄。
“我的下策便是,我們可以在擊敗吐蕃以後,實行離間計,讓吐蕃分裂。”李昌國一語剛落點,引來一片讚歎聲。
“妙!妙!好謀劃!”
眾將恍然,齊聲讚揚。
“哈哈!”眾將太過歡喜,又是一陣暢笑聲。
“此計大妙!”李白眼中精光暴射,道:“前朝分裂突厥,不就是如此麼?大軍邀擊於外,離間於內,突厥最後分裂成東西兩部,彼此仇視,廝殺,給了前朝和大唐機會,方才擊敗、滅掉突厥。”
隋朝分裂突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採取的辦法就是隋朝大軍攻於外,離間計行於內,突厥最後分裂成東~~突厥和西突厥,兩部之間仇殺不斷,大戰不斷,隋朝左右逢源。
唐朝能夠滅掉突厥,就是承這一計策的遺惠。若是隋朝沒有把突厥分裂的話,唐朝滅突厥之路會更加漫長,更加困難。
“來春大戰之後,吐蕃軍隊被殲滅,內部必然是矛盾重重,彼此指責仇視,正是大唐行離間計的良機。”郭子儀虎目中精光暴射,剖析道:“大唐可以效前朝分裂突厥之計,扶弱抑強,讓吐蕃彼此去廝殺。”
隋朝分裂突厥,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計謀,就是扶弱抑強,誰弱小我就扶助誰,誰強大我就打擊誰,就這樣,使得突厥始終處於均勢,誰也奈何不了誰,彼此仇殺百年,給了唐朝以可趁之機。
若這一計策用於吐蕃的話,可以想象得到,吐蕃各部之間誰也奈何不得誰,最後一定是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到那時,弱小的吐蕃部族就會請求大唐出兵相助,大唐就可以一舉越過積石山,把吐蕃各部全部殲滅,一舉而收吐蕃萬里疆域!”李昌國聲調略高。
吐蕃分裂後,各部彼此廝殺,必然會有部族請求唐朝出兵相助,唐軍就有機會越過積石山。唐軍只要過了積石山,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了,那是唐軍縱橫馳的時候,吐蕃也就成了囊中物。
“妙!妙!妙!”
眾將一個勁的讚揚,一口氣不知道說了多少個“妙”字。
眾將歡喜難言,有人放聲歌唱,有人蹦跳,彷彿此計已經成功了似的。
“此計雖妙,卻是有一個缺陷,就是時間太長,沒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難以見效。甚至,還有可能時間更長。”李光弼眉頭一挑,沉吟著道。
“要不然,怎麼會叫下策呢?”李昌國重重點頭,很是讚賞李光弼的剖析。
此計的可行姓非常高,不說十成把握,至少有九成的可行姓。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的時間太長了,十幾二十年能見效已經很不錯了,說不定要數十上百年的時間。
“上策呢?”眾將齊聲問來,聲響若雷,個個眼睛瞪得象銅鈴,死盯著李昌國。
“上策事關重大,越少人知道越是好。”李昌國掃視一眼眾將,緩緩道來。
“大帥,監軍,末將去巡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