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9頁,長安不見月,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璵面露微笑?,贊同道,「是啊,咱們?偏安一?隅,只有同羅部上門囉嗦,叛軍並?不來,太上皇在蜀中也無人滋擾。可見安祿山並?非雄才大略之輩,不過順勢而為。」
「所?以急什?麼呢?」
李俶道,「只要郭子儀安分守己,不再衝撞聖人,咱們?練好?兵馬,多儲備糧草,才是第一?要緊的。至於房琯,貪功冒進,別人辛苦練出來的兵,他張嘴就?要,真是好?意思?!」
李璵不置可否,翻到?奏表末尾署名處指給李俶看,只見密密麻麻,列了五六十人。
「你們?三個都不認得人,不懂這聯名的輕重。自天寶六載李林甫鬧出『野無遺賢』之後?,朝廷已經十年不曾開科取仕了。這張名單,多是薄有文名計程車子,滯留長安多年卻等不到?機會,牢騷滿腹,借詩文唱和,隱隱有結黨之相。另外,還有十來個近身侍奉過太上皇,官職在五品以上的長安官員,甚至不乏李泌、高適等名臣。」
李俶啊了聲。
李璵環顧三人許久,長長嘆了口?氣,揮手道,「你們?都退下罷。」
◎403歸山深淺去,三
三人?面面相顧, 退出書房後皆百思不得其解,默默直走到行?宮外?面,李俶才有些遲疑地望向?李倓。
「聖人?是不是說……他帝位不穩, 不能與朝野士子相爭?」
李倓答非所問。
「頭先房琯來時, 聖人?問,太上皇並?立五王, 成都有無人?反對?」
「只?有一個……就是高適!」
李俶心裡咯噔一下, 突然明白過來。
「其他人?都同意太上皇的制衡之舉, 其實另外?三位不要緊, 但江東的永王實力太強, 東南稅賦佔國朝六成以上, 萬一他生了反心,與聖人?打擂臺, 那,那, 簡直不堪設想!」
李儋慢吞吞點頭。
「當初馬嵬坡分兵,太上皇說以蜀中、江東??處稅賦支援聖人?。可?你瞧, 江東糧食, 只?有一成運進靈武, 若非第五琦妙手財技,連這一成都沒有。蜀中崔圓陽奉陰違,顆粒不予,幸得裴固舟全副身?家報效,不然靈武已經?斷頓了。」
李俶的面色難看起來。
李倓介面道?,「方?才聖人?說士子結黨,其實,真正結黨的是房相, 他這一封奏表,是把聖人?架在火上烤了。聖人?倘若不同意出兵,李泌、高適等?自謂見解不受採納,說不定帶著官員一股腦兒倒向?永王。」
「這個房琯,簡直該死!」李俶罵了聲。
李儋素來愛看幾卷詩文,因道?。
「高適、李白、杜甫相交多年。李白如今正在永王手下做幕僚。高適原本?在成都,因杜甫搭上了房琯的路子,得他書信相召才來靈武。這幾個人?就算辦不成事,相約罵人?,金句頻出,能傳揚的天下皆知,必定大大耽擱元帥府招兵!」
李俶搖頭。
「那??個本?事如何我不知道?,但高適為哥舒翰做掌書記時,鎮守潼關,令行?禁止,紀律嚴明,十分能幹。哥舒翰兵敗被俘,他不肯投靠叛軍,單人?匹馬追上太上皇,也可?見忠直。」
三人?說到此處,都隱隱猜到了李璵的決定,雖然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
李俶惱恨地一拍大腿。
「沒想到花了這麼久的功夫,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翌日?,聖旨頒發。
任命房琯為持節、招討西京兼防禦蒲潼??關兵馬節度使,且刻意強調,允許他自選幕僚,自定出徵日?期,以示信任。
訊息一傳出來,朔方?大營頓時冷清,房府則成了整個靈武最熱鬧的地方?,官員士子進進出出,名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