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2頁,長安不見月,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桐越想越後怕,怕裡頭又翻出慶幸。
墨書孑然一身,杜若與親眷割席,比起她,牽掛的人是少?了,可是亂世裡能倚仗的人也少?了。
自杜若做了那番動員,袁家老小全把鋪蓋搬到正?院,寧願擠著住,也要和手足血親緊緊的貼著。眼下隔著牆壁,海桐甚至能聽見袁大郎呼呼的鼾聲。
再沒有別的聲音能比這?個更讓她安心!
杜若靠在錦枕上?眯著眼,輕聲道。
「你倒提醒了我,拖家帶口往外跑的人不少?。要說目的地,多半還是先投奔親友,或是利州、巴州乃至成都?。大家都?在官道上?,互相覬覦糧草。袁家雖有十來個護院,必不及親王公主的親衛能打能殺。與其如此,倒不如避開旁人必行之?路,尋個不當眼的去處,自建堡壘,等待時局穩定。」
房中雅雀無聲,海桐沉吟道,「二?孃的意思是,到那時候,親貴世家不僅不牽頭抵禦叛軍,反倒要搶咱們的糧食嗎?」
「誰都?靠不住。這?種時候,咱們只求一條性命,親貴們卻想著賭一把,興許就能成就不世功業,所作所為自然毫無顧忌。」
杜若眼中的厲色一閃,見海桐滿面驚惶,復又柔聲安慰。
「未必人人都?是壞人,可是防人之?心不可無,一絲兒不錯,才能活到最?後。」
海桐噤若寒蟬,忍不住想離京七年,杜若到底經歷過什麼,才變得這?樣警覺緊張。
頓一頓,墨書道,「也是,打仗歸打仗,兩軍爭奪的不是成片土地,而是幾個能控制通道、城池的要點。咱們避其鋒芒,尋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冷僻地兒,買塊地,蓋堡壘,廣積糧,高築牆,熬個一年半載。別處不一定,至少?長安打完了,還能回來。」
杜若擊節讚嘆。
「正?是這?個主意!管他誰勝誰敗,李家守得住江山最?好,田契房產都?還作數。就算安祿山坐了皇帝,打打殺殺斬草除根之?後,日子總是要過的。你怎麼見事這?樣明?白?」
墨書沉默了片刻。
「……這?不是奴婢方才琢磨出來的。是大娘子在時,說她想了一輩子,如果再遇到聖人屠戮駙馬房那樣的事,要怎麼才能保住全家。」
原來還是韋氏的遺澤。
三?人頓時默默無語,杜若苦笑了下,吹燈胡亂睡了。
第二?日早起,便按墨書的主意,袁家關?門閉鎖揚長而去,浩浩蕩蕩趕了四十多輛馬車牛車,滿載糧食美酒,與杜有涯一家匯合,然後一起向西,奔向袁大郎早年收購種豬、羔羊去過的一個偏僻村落。
杜若與杜有涯夫婦、杜婉華,婉華的兒子姚異,以及才從蜀中遊歷回來的杜桂堂坐在杜家大車上?,海桐和墨書相陪。
僕固娘子聽完杜若一番見解安排,點頭贊同?。
「這?個主意甚好。城中存糧雖多,大頭必在宮裡和各位親貴府中。這?些人自矜自傲,哪裡肯把糧食拿出來與平民分享?然而城池始終是要人守的,餓死?還不如戰死?。一旦平民生出怨恨,說不定會哄搶親貴,甚至開門放叛軍進來。」
杜若心裡沉甸甸的,知道僕固娘子是從回紇人多年夾在大唐和突厥之?間疲於奔命,部族整族整族被滅,得出的見識,自然與長居太?平的長安人不同?。
杜有涯和婉華也沒有異議,只有杜桂堂和姚異諸多顧慮。
杜桂堂道,「咱們都?走了,二?姐怎麼辦?她在掖庭服役,對戰事一無所知!」
姚異道,「我叔叔做著光祿寺少?卿,全沒聽說有這?等大事啊,咱們走了,過後無事回來,豈不是惹親戚笑話?」
杜若頓了數息,輕輕側過臉。
僕固娘子皺起眉斥責杜桂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