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8頁,長安不見月,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頭的船工回身招呼後人,彷彿是個攬總的指揮,把手高高舉過頭頂,在?空中?一抓,握拳,收攏散碎的歌聲,再從頭唱起。
這回離得近了,一句句極清楚。
「得寶弘農耶,弘農得寶耶!潭裡船車鬧,揚州銅器多?。三郎當殿坐,看?唱《得寶歌》。」
三郎就是李隆基的排行,百姓尊仰聖人,明面兒上一套尊稱敬稱,背地裡都愛叫他李三郎,又是親近,又是愛不?釋手。
聽到這句,連楊玉也有?了興致。
「弘農得寶?這詞兒新鮮又吉利,當真是鄉野山民編的?」
韋堅但笑不?語,並不?解釋。
那頭船上又有?動作。
每艘船的船艙裡都鑽出一男一女?,男的著白衣缺胯綠衫,錦半臂,偏袒膊,用紅羅抹額,叉著腰與船工們一道唱和。
加入這群新人後,合唱由單純的孔武有?力轉為更加富於技巧的唱腔,高音處愈穩,低音處愈沉,迴環往復,音韻雖簡單,聽起來卻不?單調。
婦人們則各色鮮服靚妝不?一,環繞兒郎舞蹈。
夾水道兩?側佈置的幾處高臺上,加入鑼鼓、長笛、胡笳等樂器伴奏,一時間樂聲震天,比上元節鬥曲還熱鬧。
早起聖人與貴妃出城秋遊,就引得百姓跟從,尾隨者數千過萬,延綿數裡。所謂南舟北馬,長安人從沒見?過運河卸貨的熱鬧景象,因早先南方各樣物資都是從水路送往洛陽,再轉車馬運輸到長安。
這會子?親眼目睹小舟鱗次櫛比,彼此相接的景象,再看?那牌子?上寫著曾聽說過的各州郡豐富物產,直觀感受到帝國的繁榮富庶,人人都和方才那幾個無知的小娘子?一般,又驚駭又興奮。
《得寶歌》來回唱了兩?遍,曲子?耳熟能?詳,彷彿是鄉見?小調改的,歌詞朗朗上口,眾人哼唱學習,到第三遍時已能?輕鬆跟上。於是歌聲愈發壯麗,聲傳數裡之外?,連城裡東市的人都聽見?了,都紛紛走上街道遙望廣運潭。
如山的雄渾和歌環繞望春樓奔騰往復,激盪起上至重臣,下?至宮女?內侍心?中?澎湃的熱情。
人們不?由自主離開座位,湧向曲闌,站前排的兩?手握住闌幹,站後排的握成拳頭,甚至跟著吟唱。
李隆基還穩穩的坐著,眯眼觀望,右手撐在?龍椅上,手指下?意識打著節拍,左手攥著兩?根交叉的鼓槌。
不?失時機的,鈴鐺把山桑木製作的羯鼓搬到他跟前。
那鼓面用最?勇猛兇悍的公狼皮製作,緊緊繃得幾近透明,四周交纏馬尾繩用於定音。
李隆基眼前一亮,興奮地呵了聲,兩?手一分,持槌在?手,提高手腕,大鵬展翅般,擺了個起手的架勢。
羯鼓的鼓槌,旁人都愛用檀木或是花楸木造,李隆基偏愛用野狼大腿骨打磨的,白生生兩?根,細細的。
他把有?光溜軟骨包裹的那頭壓在?鼓面上,往下?使勁壓,瞧著好像要壓斷似的,可手一鬆,鼓面騰得竄起來。
像個竄天猴,要砸開萬世的動靜!
◎274嫁與弄潮兒,三
—砰!
獸皮鼓面發出即將爆裂的脆響, 把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到聖人?身上,準確的說是拉到他?的手上。
望春樓下小船上載歌載舞的幾百人?同時愣怔了下。
領頭的那個受過點撥,立時揚手令諸人?噤聲, 遠處高臺上敲鑼的, 吹長笛嗩吶的也都?屏住呼吸,遠遠張望樓上動靜。
李隆基很享受這?萬眾矚目的靜謐時刻, 線條略顯鬆弛的面孔上掠過一絲自矜, 微揚下巴, 奮力?敲出一連串緊湊的鼓點。
在他?獨樹一幟的昂然節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