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2頁,長安不見月,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林甫便道,「臣來?,是想為範陽節度使安祿山請一道恩旨。」
「安祿山?」
李隆基納罕。
「短短几年,他?從個小小的討擊使升到平盧節度使,又升範陽節度使,執掌東北,統兵足足十三萬,還?要討什麼恩旨?」
李隆基不屑地遙向東北方?向指了指。
「他?雖是個魯莽膽大聽不進教化?的,若哥奴有空,還?是當多教教他?。你就告訴他?,我大唐除了他?,別的節度使都是姓李的,或是李家人,或是李家的姻親故舊,唯有他?是個不識字的雜胡,連爺娘部族都說不清楚。」
李林甫笑著?替安祿山告罪謝恩,象徵性?的拱手作了半個揖。
「正如聖人所說,安祿山魯莽,膽大,可是戰場上?也心細,也忠直,是我大唐不可或缺的勇將。他?也確實缺乏教化?,所以臣這幾年來?,每月投書一封,對?他?宣講古來?聖賢的道理。因怕他?不識字,身邊也沒有能照本宣科的清客相公,所以臣專門在京裡尋了個中過兩榜,但無?心為官的讀書人,重?金酬謝,請他?去給?安祿山念書信。日子有功,昨日臣便接到此?人的回信,說安祿山已略有起色,對?詩歌文章、名士大儒生出孺慕之心,想再來?京城覲見聖人一回,親耳聆聽聖人的教導。」
「竟有這種事?」
李隆基笑了笑,讚賞地覷著?李林甫道。
「哥奴這番功夫下的深厚,恐怕不全是衝著?安祿山一人吧?」
李林甫不慌不忙地點頭?。
「世間的事,或是臣肚子裡的主意,再沒有能瞞過聖人的。聖人生了一雙能透視萬物的眼睛,臣,嘆服。」
「說罷。」
李林甫溫和的笑了笑,清亮優雅的聲線徐徐響起。
「我大唐邊將向來?任用名臣,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功名卓著者往往入京而為宰相,即所謂出將入相。文臣與武將並無?分野,講究上?馬能帶兵,下馬能理政。不過臣以為,讀書人多怯懦怕死,不及胡人勇武且慣於戰事。從前四海賓服,偶以文臣統兵,未見弊端,但如今我朝四方?開邊,戰事不斷,再抬舉文臣,恐貽誤戰機。再者,國土日益擴張,天?下已近八百州,較聖人繼位時多了一倍,州府缺乏治理官員,與其提拔才經過考試的愣頭?青,倒不如把朝中年資較深,升遷無?望的六部屬官外放。」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