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頁,長安不見月,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隆基皺了?皺眉,正要說話,張九齡卻?不給他絲毫機會。
「倒是聖人,畫地為牢,建『十?六王宅』圈禁諸皇子,既無名?師教導,又無政事掛心。年齡已長,日長無事,只以內宅爭鬥,兄弟爭鋒為樂。太子不學無術,心生怨懟,根源皆在於此。」
他越說越沒有顧忌,李隆基勃然大怒,眉目一?凜,裹挾風雷之勢,昂首破口大罵。
「小兒不爭氣,倒成了?朕的過?錯!當初朕兄弟五人與三個堂兄被祖母幽閉宮中,不出門庭十?餘年,別說名?師,身邊連個認字的都沒有。長史日日磋磨,動輒打罵,連衣食都不得周全,日子過?得比掖庭罪女也不差什麼。縱是朕的姨母竇氏夫人拼了?性命周旋維護,還是眼睜睜看著?六弟弟病死了?。此種逆境,朕與大哥、四弟照樣頭懸樑,錐刺股,讀書習武,磨鍊心性,才能開?創這不下貞觀的開?元盛世?!即便不是朕繼位,朕的大哥也會是明?君!」
李隆基與寧王李成器、薛王李隆業共赴患難,情分極深。因寧王曾有過?居儲位而讓賢的往事,尋常時候李隆基不怎麼提起他。這會子連寧王能做明?君的話都喊了?出來,顯見得是動了?真氣。
高力士站在二人身後?,饒是見慣場面,仍是大氣兒都不敢出,只抖了?抖耳朵。
張九齡卻?毫不相讓,抬臉直面君上?,硬邦邦道懟回去。
「開?元盛世?,多仰賴武皇留下的體制、人才。聖人登基之初,信任重用之人,也多是武皇培養、任用過?,再?提拔至朝中。」
李隆基聽見他口口聲聲『武皇』二字,已極不滿,再?聽他將開?元功績歸因於祖母,更是火從心頭起,連聲冷笑?,「朕還不知道,相爺原來十?分懷念武周代唐。」
這句話極重。
大唐開?國過?百年,唯有武周時期最是人心惶惶。則天?皇后?為求順利上?位,不惜遍殺群臣、宗室。其後?李隆基撥亂反正,為求斬草除根,又是一?場浩劫。故而時人心中,武周代唐乃是險些摧毀了?大唐基業的大禍亂。則天?皇后?更是唐朝最大的罪人。若非宗室延綿至今,帝位上?坐的仍是她的子孫,『則天?皇后?』四個字是萬萬登不得大雅之堂了?。
然而張九齡自詡與君王傾心相交,忠心絕無可疑,竟未覺察李隆基語氣中的芥蒂,只管滔滔不絕講下去。
「臣就事論事耳。聖人英才,成長於亂世?之中,幾經離亂,譬如?寶刀越磨越利,自然鋒刃無雙。今日諸皇子長於太平盛世?,不曾經過?政變洗禮,性情軟弱些也是有的。可是為人父母者,當以呵護、培養、引導為主,打壓磨鍊為輔。昔日武皇也曾經壓制親子,所以章懷太子作?『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之《黃臺瓜辭》。然武皇得位不正,擔憂親子爭奪,故作?一?摘再?摘之舉。聖人太平天?子二十?年,為何這般欺壓親子!今日太子可廢,其餘諸王斷不可再?如?此教養!」
李隆基聽到『得位不正』四個字,疑怒交加,滿臉紫脹,不等他話音落下已雙眼微眯,周身騰起殺氣。張九齡心底驚寒,多年前初入官場時對?君權的恐懼忽然死灰復燃。
頃刻之間,呼嘯風聲乍起,李隆基已劈手從道旁衛士手中奪過?長戈,在空中挽個花樣,刷地以銳利刀鋒比住了?他的頸項。
「放屁!朕還沒老呢,用得著?忌憚他們?」
在場諸人無不驚呆,聖人近年來慵懶閒散,久已不曾縱馬狂歌,更別提操練兵器,這一?下出手卻?是又快又準,犀利如?寶刀出鞘,傲然狂態令人心折。
年輕的內侍、衛士,以及遠遠跟著?的史官、朝議郎們皆被震懾,深感難以置信,各個將御前規矩忘在腦後?,瞪大雙眼盯著?李隆基。吊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