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耕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袁譚之死,三國:曹賊也太捲了,夏耕煙,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卑鄙手段打敗袁紹,竊取袁家的天下,還詛咒大晉國運不長。

審配罵了不止一次,屢屢被御史彈劾,朕看在他是名士的份上,沒有殺他,只是派人將他收押,不久便發生白狼山伏擊之事,廷尉趁機審問審配,審配說是袁譚的指使。

廷尉立即收押袁譚詢問,袁譚受不住廷尉的手段,不到一日便交代了所有的事情。”

“原來如此,當年我和袁顯思談過幾次,見他是個磊落的漢子,還頗有好感,不成想他竟然做出這種勾當。”

曹信嘆道。

“子玉,知人知面不知心,自從大晉立國後,那些野心勃勃之輩,總希望你與朕鬧翻,給他們作亂的機會,可朕偏不讓他們如願。”

曹操沉著臉,殺氣騰騰地說道。

曹信點點頭,“陛下,袁顯思可在獄中?我還有一些疑問,想親自跟他聊聊。”

“子玉,那袁譚在寫完口供之後,便吊死在獄中,唉,看在袁本初的份上,朕本來想饒他一命,可他卻自殺了,可惜。”

曹操嘆息道。

曹信也輕嘆了一聲。

離開曹府後,曹信叫來裴元紹、徐庶,把袁譚的口供交給兩人。

“看看,有什麼看法?”

曹信喝了口茶問道。

徐庶看了一遍,拱手道,“大王,月前大王車隊遭遇伏擊的訊息傳到洛陽城後,陛下大怒,下令廷尉嚴查,正好當時審正南醉酒後在宴會上大罵陛下和將軍,因此被廷尉下獄。

不幾日袁譚、袁熙、高覽、呂翔、呂曠等河北降將皆被抓捕,沮授、辛評、許攸等人被叫去廷尉府問話,連顏良、張合、郭喜、郭圖幾人也沒放過,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後袁譚在獄中身死,傳聞是懸樑自殺,此事才不了了之。”

曹信皺了皺眉,“發生在白狼山的案子,應該交給定州官府來查,而不是廷尉,只因審配酒後亂語,廷尉就把河北降臣定為懷疑物件,未免太毛糙了,元紹,能不能查到袁譚的真正死因?”

“大王,若袁譚的屍體還在,可以試試。”

“行,你去查查,希望此事沒有冤案。”

曹信說道。

不等裴元紹出手調查,就有相關流言在城中傳播,流言說袁譚並未死於自殺,而是中毒而死。

此外袁譚在獄中也沒有招供,那份供詞是由廷尉偽造,只要仔細檢查,就能看出不是袁譚的筆跡。

至於廷尉為何偽造一份口供,流言說是司馬華歆的指使。

燕王曹信即將回到洛陽,陛下需要給燕王一個交代,便將此事交給華歆來做。

華歆找不到幕後主事,便對袁譚嚴刑逼供,袁譚不招,被廷尉害死,事後模仿袁譚的筆跡,寫了一份口供。

也有流言說,白狼山伏擊事件的幕後黑手正是皇帝本人,燕王擁兵自重,早成了陛下的心腹大患。

陛下想要滅掉燕王久矣,只是燕王本事極高,且兵強馬壯,在戰場上從無敗績,皇帝不能在戰場上滅掉燕王,便想派人伏擊燕王。

可惜燕王在士兵中的威信太高,士兵不敢對他出手。

伏擊失敗後,皇帝為了掩蓋真相,也為了給燕王一個交代,便把事情推到河北袁譚身上,這才導致袁譚含冤而死。

傳聞袁譚死的當晚,洛陽西山上的鴞叫了一夜,正是在為袁譚鳴冤。

流言在城中傳的沸沸揚揚,也傳到了曹操的耳中。

“混賬!”

曹操勃然大怒,命人叫來司徒華歆、大理寺卿鍾繇,廷尉府主事崔琰、中尉丁儀等人。

“伱們告訴朕,這份口供是真是假?”

“陛下,這份口供確實是袁譚在獄中所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曹賊也太捲了

夏耕煙

雲王

南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