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耕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章 田野調查,三國:曹賊也太捲了,夏耕煙,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55章 田野調查

南陽,新野縣附近,一條筆直的官道上,有三人騎著駑馬緩緩前行。

在道路兩邊有大片大片平整的麥田,正值初春,田中的麥苗綠油油一片,角落裡依稀能看到尚未融化的積雪,在陽光下閃爍著亮白。

“孔明,瞧瞧這麥田,有沒有看出什麼問題?”

龐統用摺扇指著路邊的麥田問道。

旁邊一個羽扇綸巾,容貌英俊的年輕文士,正是才出山沒多久的諸葛亮。

由於《新野和約》尚未到期,南陽和荊州還處於和平時期,不需要忙著練兵打仗,諸葛亮和龐統收到魯肅和徐庶的邀請,來南陽看看。

一方面查探南陽的情況,為將來打仗做準備。

另一方面傳聞南陽發展越來越好,百姓富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他們想親自看看,南陽是否真有傳聞中說的那麼好。

劉備聽到兩人的想法,非常支援,還安排趙雲跟隨保護,三人三騎邊走邊看,在這邊見識到很多與蔡陽襄陽不同的地方。

“新野的田地平整肥沃,麥苗也更茂盛也茁壯一些。”

諸葛亮盯著麥田說道。

襄陽蔡陽在南邊,春天來得早一些,按照常識,蔡陽的麥苗比新野茂密一些。

事實卻是相反。

蔡陽的麥苗稀疏、蔫黃,新野麥田一片青綠,麥苗像山上的韭菜,青嫩可愛,說明新野麥田的土地較肥沃,育種也更好,灌溉也不錯。

諸葛亮在隆中躬耕過幾年,對農事也有些瞭解。

龐統說道,“不只如此,你看看,快中午了,這田裡也不見一個人來除草、施肥,而蔡陽那邊天不亮就有人在地裡忙活,從早上幹到晚上,麥苗也不見多長几簇,按道理說,蔡陽的麥苗長勢應該更好一些,為何情況卻恰恰相反?”

諸葛亮掃視一圈,在周圍幾十畝麥田裡不見一個忙碌的身影,只有田鼠和兔子在麥田裡亂竄,遠處傳來幾聲狗吠,兔子嚇得飛跑,在綠油油的麥田裡化成幾個靈動的亮點。

諸葛亮也不知道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南陽是帝鄉,有龍氣滋養,麥苗自然蓬勃生長。”

“哈哈~這話你自己信麼?”

龐統嗤笑道。

三人騎著馬繼續往前走,在路邊遇到一個老農夫。

那農夫坐在石頭上,穿著草鞋,叼著一個木杆菸斗,身邊趴著一條老狗,老農在悠悠地抽著煙,老狗有一下沒一下地甩著尾巴,十分悠閒。

聽到馬蹄聲走近,老農回頭看了一眼,見三人儀表不俗,便放下菸斗,起身拜了拜。

“哈哈,老伯有禮了!”

龐統從馬背上跳下來,笑道,“我們三人來南陽遊學,路過貴地,有幾件事想問問老伯,還望賜教。”

“不敢當不敢當,客人請問。”

老農拘謹地擺擺手。

“老伯,我走了一路,發現你們這邊地裡的麥苗長勢很好,這是什麼原因,不知老伯能不能說一說?”

龐統笑道。

老農看了看三人,搖了搖頭,“客人見諒,我們聽劉郎中的話,麥子豆子稻子就越長越好,每年能收三五斗,到底是啥原因老漢也不清楚。”

“劉郎中?敢問劉郎中是誰?”

龐統疑惑道。

“是縣裡分派到我們村的大人,教種地的師傅。”

老農結結巴巴地說道。

龐統想了一下,明白了這劉郎中的職事,類似於屯田校尉、農桑博士之類的小吏。

“老伯,每個村都有郎中教人怎麼種地?”

“劉郎中負責這邊三個村。”

老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曹賊也太捲了

夏耕煙

雲王

南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