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四一章 援兵(上一章序號錯了,應該是340,這章才是341),父可敵國,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年無敵天下的蒙古騎兵,以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著稱。他們的騎兵部隊往往由一個負責衝擊的重騎兵縱隊,兩個機動靈活的弓騎兵縱隊組成。
兩者相互配合,根據戰場形勢靈活採取不同的戰術,戰鬥力一度天下第一。
大明能推翻元朝,將蒙古人攆回草原,騎兵的戰鬥力自然毫不遜色對方。尤其是最精銳的羽林衛,早已熟練掌握蒙古騎兵的各種戰法。
現在他們採用的便是蒙古弓騎兵極其擅長的‘曼古歹’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
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從遠距離攻擊敵人;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
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多麼堅強,甲冑多麼堅固,徹底崩潰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明軍也把這種戰術稱為‘放風箏’。
眼前的彌勒教徒基本都是步兵,只有教主身邊寥寥幾十騎,可以忽略不計。他們兩條腿根本就追不上四條腿的騎兵,縱使再悍不畏死,也只有當箭靶的份兒。
於是在騷氣的晉王殿下和悶騷的燕王殿下率領下,羽林騎兵分作兩隊,在彌勒教軍隊快要衝到近前時,從他們左右兩翼掠過。
拉開一箭距離後,羽林將士們才紛紛張弓搭箭,卻不直接瞄準敵兵,而是箭頭向天,採取拋射。這種射擊的精髓在於齊射,如冰雹般箭雨從天而降,對蝟集在一起的敵軍,打擊效果極好。
但殺傷不是主要目的,目的是為了造成敵軍混亂。
三輪拋射後,彌勒教徒已經無頭蒼蠅似的亂成一團。
早就按捺不住的秦王,立即趁勢發起衝鋒。
亂成一鍋粥的彌勒教軍隊,如何抵擋這些揮舞著狼牙棒的重騎猛男?
磕了藥不怕死也白搭……
一百重騎兵狼牙棒下,無一合之敵;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這時,兩翼的弓騎兵在煙塵的掩護下,包抄到敵人的側翼和身後,與重騎兵一起形成了合圍之勢。
“四百包圍三千……”彌勒教主都看傻了,萬萬沒想到,這麼點兒明軍能把自己的部隊給反包圍了。
這戰鬥力也太離譜了吧?
殊不知,羽林騎兵本就是天下最強的明軍中的最強精銳,又在三位將星下凡的殿下率領下,自然更如虎添翼,爆發出十二分戰鬥力。
對上烏合之眾的彌勒教徒,就像狼群包圍羊群,數量懸殊又如何?依然還是一面倒的屠殺。
不過彌勒教徒比羊群強多了,他們不怕死!不管損失多大,他們依然嗷嗷叫著發起衝鋒。被射到在地還繼續往前爬……
然而當他們付出莫大的犧牲,終於衝到明軍近前時,一聲唿哨響起,羽林衛再次撥轉馬頭,拉開了距離,用弓箭招呼他們。
就這樣放了三輪風箏,死傷過半的彌勒教徒終於崩潰了。不少恢復理智的教徒,開始丟下武器逃跑。
羽林衛這點兵力,根本沒能力阻攔他們,也沒興趣阻攔,只集中精力對付負隅頑抗者。
彌勒教主見狀,加上騎兵部隊又遲遲未回援,知道大勢已去了。
他可沒有犧牲殉教的想法。事實上,能存活到現在沒被消滅的道門會,都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當成金科玉律。
“走!”他喝一聲,便在十幾騎親兵簇擁下,往山西方向奔去。那裡,是彌勒教的老巢。
“想走?本王答應了嗎?”朱棣早就盯上他了,見狀冷笑一聲,把卷了刃的大關刀往地上一插,接過手下奉上的硬弓。
弓如滿月,鵰翎箭瞄準了那彌勒教主的後心窩。
然後燕王殿下毫不遲疑的射了出去!
弓弦響處,彌勒教主後背中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