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延安之行(三),抗日之雪恥,滄月傲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稅,因此我們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援,剛剛我們軍區又招收了22萬新兵,這些新兵除了不到兩萬受傷復原歸建的傷員外,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農家子弟,這次我們連俘虜的幾萬俘虜都沒有用,直接從農家子弟中招收,二十萬大軍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徵收齊了,這要是沒有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支援是根本無法辦到的。”韓雲華說的這些主席很是吃驚,他知道內蒙古軍區在塞北很受當地老百姓的信任,但是卻沒有想到會相信到如此一個程度。

“大生產運動!但是我們的部隊現在絕大多數都是在前線,留在後方的並不多。況且這段時間我們的老朋友蔣委員長很是不老實,皖南那邊的顧祝同更是同葉挺同志摩擦不斷,我們哪來的部隊種地呢?”主席道。

“沒事的,現在我軍區在山東的野戰一師已經開始分出小部隊向蘇北以及豫東發展了,有他們在一邊策應,我想老蔣是不敢雖然亂動心思的,到時候讓野戰一師在那邊打幾個漂漂亮亮的大勝仗,那麼不管是小鬼子還是國民政斧都不敢亂動。至於邊區政斧的安全更是不成問題,以我軍區的機械化部隊最多一天半的時間就能趕到延安,我想蔣委員長雖然指揮水平只有一個步兵營長那麼一點點,但是也不回不清楚眼下國民政斧的處境。至於派那支部隊來種地,我想要幹就幹點大的,到時候可以在延安成立生產大會戰指揮部,抽調359旅和我們軍區兩個步兵旅一同參加,以王震同志為司令員進行生產大會戰。”

“那倒是可以,不過種地還是需要土地嘛,還有種子工具以及耕牛之類的,現在邊區政斧恐怕很難拿出這麼多的東西來支援這場會戰。況且人家王震願不願意也是一個未知數,畢竟你讓人家一個正規旅的旅長帶著一些人回來種地,人家不願意也是正常的。”主席考慮的很周到,也很清楚其中的一些利害關係。

“這些東西都不是問題,王震同志是我黨我軍的老同志了,其革命意志堅定,思想覺悟很高,一定會同意的。另外我發現南泥灣那片窪地很適合開荒,只要我們的人手到齊了,最多兩年那裡就會變成一片人人羨慕的塞外江南,到時候我軍所需的軍糧就不會再想現在這樣緊缺了,部隊也有了發展的動力和依靠了。”

雖然糧食不是部隊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和條件,但是糧食卻是關係到前方決勝、後方安定的頭等大事。就拿國統區來說吧,畢竟他們實在太具有代表姓了,在1939年前,大後方由於1937年和1938年連續兩年糧食豐收,糧價相對比較穩定。但從1939年年底開始,由於戰區擴大、軍隊集中,戰區難民遷入後方者甚多,後方人口急劇增加,糧食需求激增。糧價迅速上漲。1937年上半年渝城米價每市鬥為1.32元,到1940年3月漲至每市鬥41.87元,增長31倍。此時,國統區軍隊已擴大到400萬左右,加上內遷人口5000萬,糧食供應成為政斧的第一要務,僅前方年需軍糧就達7500萬石。而當時政斧手上能掌握的糧食尚不足半數。於是引起糧價暴漲,一些城市甚至發生搶米風潮。

而韓雲華這幾天在延安看到的一些情況也讓韓雲華對於陝甘寧邊區社會生活有著強烈的時代感,“小米加步槍”不僅體現了抗戰時期中國革命的特徵,也體現了陝甘寧邊區社會生活的特徵。邊區以產穀類作物為主,不僅吃飯以小米為主,而且發放津貼、物價計算也以小米為主,小米在邊區起到“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所以糧食對於整個中國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部隊想要發展就必須有糧食,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嗯,那很好,就這樣幹吧,到時候還得你們軍區多多支援啊,邊區政斧現在已經到了燈枯油盡的時候了。”主席覺得韓雲華的計劃很有可行姓,於是想了想還是決定同時採納韓雲華的建議。

“主席,你認為今後國際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進擊的大明鐵騎

省墨

幹宋

任鳥飛

我生活在初唐

江中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