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1節,梟臣,更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腳,隨時沿閩江反撲過來。
閩東戰事過去後,奢家最終能聚集到建安府的兵力,即使不足三萬,也不會差多少。
淮東在閩江下游部署的兵力也不能太少,相對有利的地方就是從竹岐、荊溪上去,閩江沿岸夾山,在下游也只要封住閩江水道,就能阻攔住可能來自建安府的攻勢,這也是林縛死活也要先將晉安城拿下的根本原因。
林縛先期也是派宋家的泉州軍及左士英所部奪竹岐、荊溪,此時也用第一水營的戰卒接收晉安城,這樣就減少兵馬調整的時間。
原靖海第一水營包括兩艘“林政君級”戰船、四艘“津海級”戰船在內的一部分戰船以及隨船編制的將卒,將編入葛存信任指揮使的第二水營,加強第二水營的實力。
接下來,東海競逐的重心在北而不在南,淮東有限的軍資預算,也不能用來無限的擴編水軍。
雖說在南線要保留強大的水師戰力以為威脅跟聯絡,但實際在南線海面上能遇到的威脅,遠遠不能跟北線相比,第二水營才是淮東接下來要加強的重點。
閩江作為東南第一大河,由著流程短、落差大的特點,從竹岐往西的水道,由於水位落差,使得水急流湍,但實際的水位並不深,不適合大型戰船進入作戰。
第一水營接下來要補充的是精銳中小型戰船,主力戰船抽出來去加強第二水營,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
隨林縛北返的除了經過加強的第二水營外,還就是以周同為指揮使的步軍司左軍崇城軍。
在閩東戰事中,崇城軍擔任攻堅主力,攻克南臺島及晉安城,使得崇城軍傷亡頗重,陳定邦也身負箭創,不得不留在晉安休養。
林縛要求崇城軍將傷卒及戰地軍醫營都剝離下來,由地方接收。將來這些傷卒要麼就地安置,要麼由閩東行營軍接收,加強閩東行營軍的戰力。
崇城軍御掉包袱後,兵額縮減不到兩萬人,也沒有進晉安府,而是直接撤往南臺島休整,做好隨時北返的準備。
就眼前的緊張局勢來看,崇城軍短時間內,也沒有再擴編到三萬人的可能。
除軍事方面的部署外,林縛委任葉君安權知晉安府事,代淮東直接掌控、經營閩東的核心區域;在趙青山、葉君安之上,使胡致庸以淮東制置使右長史兼支度副使轄閩東、閩南、夷州諸府事兼督兵備。
林縛想直接給胡致庸按上東閩宣撫使或宣慰使的頭銜,但沒有江寧正式簽發的告身或永興帝的諭旨,硬按上去,多少顯得太不合規矩。閩東諸府縣的軍政都由淮東派員接管,胡致庸即使沒有正式的頭銜,暫時也不會有多礙事。
***********
守軍最後更在意的是撤出更多的兵馬、儲存,而非對晉安城大肆破壞,包括浙閩大都督府在內,城內建築的損毀,都不算嚴重。
而守軍要從北峰山的小徑撤走,要穿過崇山峻嶺逃到建安去,大量輜重是無法攜帶的,甚至過重的鎧甲與騾馬都是累贅。
攻陷晉安城之後,繳獲還算過得去,糧倉大火撲滅後,還搶下六七萬袋的糧食,兵甲、鐵器等物資,也有相當的儲備沒有給奢家及時撤走,也沒有來得及銷燬。
這些都及不上攻陷晉安府之後新得的糧田。
僅從竹岐到南臺島之間的閩東河口盆地,平田就有一百四十餘萬畝。
奢家將大量人口西撤,淮東將這些糧田佔下來,甚至都不用考慮地方殘餘勢力的情緒,包括霞浦、羅源、蕉城、興安等沿海諸縣在內,淮東將八姓殘存勢力鎮壓下去,能直接收繳的公田,預計能超過兩百萬畝。
當然,除了宋氏之外,閩東也有像杜氏這樣的小族最終選擇投附淮東,淮東不能過度的侵害他們的利益。
“北面隨時會有壞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