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0節,梟臣,更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京留守使張協縋人出城,進入東胡營帳議降事,於二十九日率留守將臣及兩萬餘京營軍兵卒出城投降。
葉濟爾擇了吉時,於七月初一進燕京。
雖說宣府、三河、津海等城池還有少數守軍堅持不降,還要東胡人繼續保持在內線用兵,在燕南及晉南,也要防範南朝在河淮一帶的兵馬的反撲,但對葉濟爾來說,眼下最緊迫的已經不再是軍事上的得失,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將燕冀及晉郡的形勢穩定下來。
在燕冀的根基太淺,很可能會因為一次偶爾的軍事上的失利,就趕出關去。
與其同時,燕胡諸部及新附漢軍加上潮河、張家集等及燕京降附,燕胡在燕冀及晉郡的兵馬總數達到三十萬眾,包括燕東諸胡精騎七萬餘,燕西諸胡騎兵三萬餘,新附漢軍十五萬餘,降俘五萬餘。
要在燕冀等地維持如此龐大的兵備,甚至後期還要繼續擴大兵備,對山東、河南以及秦郡用兵,直至徹底的席捲天下,絕不是一樁簡單的事情。
七月初五,葉濟爾在燕京改汗稱帝,賜封張協為燕國公,食邑三千戶,分別拿右承政、燕京府尹等重職籠絡張協、範文閔、王啟善等降臣,並大肆招攬士紳進入地方為官,遣流返回、以事生產。
初六日又出安民策,傳旨昭示天下,以此次入關戰事波及地區為限,減免包括大同、宣府、遼西、冀西、晉北、晉中、晉南及燕西、冀西、京畿等地在內的大部分新佔區域的田稅糧賦兩年,還民修養生息。
在主力給調離之後,僅餘一萬守軍的宣鎮軍在堅守大半年後,糧盡開城投降,燕冀大地,僅三河、津海兩城還在堅守。
在三河,以那郝雄祁為首,近四萬步騎將陳芝虎所部萬餘人圍了水洩不通。
在津海,東胡人以葉濟白山為首,八萬步騎,從陸地徹底封鎖津海城,展開殘酷的攻城爭奪。
燕胡當前在燕冀最緊要的事情就是遣流返鄉——僅燕京獻降時,城裡流民就有三五十萬,加上京畿諸縣避入城裡的難民,更是高達百萬——故而除了去津海或三河的道路不通外,成群結隊穿過燕南,即使路上遇到東胡人的遊哨,也不會每次都給盤查。
七月初八,軍情司布在燕京城裡的眼線護送扮成流民的姜嶽等人出城來,與吳齊、陳定邦匯合。
陳芝虎給團團圍死在三河,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他們聚集幾十人能解決的問題。陳信伯的侄女婿、司天少監姜嶽是林縛點名要接出來的官員,在姜嶽等人趕到成壽集,吳齊也不再親自留在北地耽擱,藉著流民返鄉潮的掩護,分批穿過燕南敵境。
歷經千辛萬苦,於七月十八日從滄州秘密出海,與先一步從津海撤下來黃錦年、林續文、高宗庭在海上匯合。
津海軍三將之一的吳天率部守西離寨時,面中流矢,不幸犧牲;也因為吳天的戰死,西離寨給敵軍趁亂奪去,守寨兵馬不足半數能撤出來,一次被殲一千餘人,是津海守城戰打到此時,損失最慘重的一次。
津海流民僅剩最後的四萬人還沒來得及給疏散,但都撤到內線的渦口寨及津衛島上,馬一功、楊一航及孫尚望等人會率守軍堅守到最後。江寧那邊正在議立新帝,林續文與黃錦年要先一步趕去江寧,爭奪他們在江寧政權裡的位子。
高宗庭、耿泉山得知李卓給崇觀帝賜酒藥死的真相,心灰意冷之餘,除了去崇州,天下之大,也沒有他們的安身之處,這次也撤下來,隨船先去崇州。
雖說對燕冀此時的局勢早有判斷,但事實真真切切的擺在前面,又覺得殘酷,難以接受。
陳定邦與高宗庭、耿泉山在船上相遇,在甲板上置了香案,祭奠李卓。
林續文、吳齊等人都到香案前祭拜,黃錦年頗為尷尬。
雖說後期黃錦年一直都在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