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節,梟臣,更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人負責丁田,一人負責稅賦,一個負責支度,袁大人可有什麼意見?”
“沒…沒…沒意見……”袁可立結結巴巴的說道。
林縛看著袁可立,繼續說道:“那就以後李書義等人就要請袁大人照顧……”示意站在堂下的李書義站起來給大家認個臉。
李書義現任崇州縣丞,又兼領軍司府典書令,本身就是正而八經的八品文官。海陵府及諸縣官員,不認識他的人很少。
林縛指派李書義帶人進戶曹任丁田典吏,負責丁田、稅賦、支度等用,用意也夠明顯了。
地方財權都在戶曹,主要也是分丁田、稅賦、支度三類事務,林縛要直接掌握海陵府,不把袁可立架空不行。
“依著崇州的規矩,從明年夏稅起徵算起,海陵府諸縣免除一切丁稅及人頭攤派,諸位大人回去之後,要立即張榜公示,廣而告之,”林縛說道,“而在年後,諸縣核查丁口、勘定田畝、重新定等,也要立時展開!諸縣田戶在春三月之前,向衙署實報丁口田畝之數,夏稅併入起徵,不作懲罰;春三月之後,欺瞞而給核查出來的,均以實數計罰五年田賦;欺瞞而阻撓核查的,諸位大人回去,先將大牢修整好……”
大殺器終於是來了,董文彪等諸縣長官都面面相覷。
董文彪壯著膽子,說道:“大人所言,都是海陵府諸縣急迫之事,耽誤不得,只是縣裡人手匱乏,而且縣裡胥吏與地方盤根錯節,也未必能使喚得動……”
很多事情壞就壞在胥吏頭上。縣轄地百里方圓,朝廷派遣的官員,通常只有兩到三人,具體的事務,都要依重地方上的胥吏來做。胥吏若是想在底下搗鬼或者陽奉陰違,官員往往是覺察不到的。
“無妨,”林縛說道,“崇州在這些事情上有些經驗。既然縣裡開口求援,除了之前舉存的史員,再給每個縣舉薦十人下去,專司其事……”
崇州大造工事,修捍海堤最多時超過十萬人,不要說人員組織了,築堤物資的供應,都需要大批的後勤人員。
從早期的上林裡、西河會,直到崇州地方勢力對淮東的認同,以及海商勢力大規模南遷,都給林縛帶來大批的人才。特別是崇州地方勢力對淮東的認同,以劫案童子為代表的崇州讀書子弟加入,為淮東帶來大量的基層吏員儲備。
海陵縣共有五縣,除崇州,此外就是海陵、興化、皋城、建陵四縣,一縣再選派十人,也不過四十人,大不了讓農學堂這批學員提前結業。
第26章 糧食
府縣官員在崇州住了一夜,到年三十才各自返回,路途遙遠的,甚至都趕不上陪家人過年節。到年初五,府衙所屬的官吏,都要到崇州來報道,而後都要在崇州署理公務——時間趕得跟催命一樣,眾人是怨聲載道,卻不敢表露出來,就怕小辮子給抓住,就是破門滅族的大禍。
對海陵府進行整頓,具體的計劃,是林夢得、胡致庸、李書義、李書堂等人負責,不過要林縛出面主持。也是忙碌到年節將至,才歇一口氣。
得閒邀林夢得、胡致庸、李書義、李書堂等人到山後的梅園裡賞梅。
“李書義負責海陵諸縣編丁定畝,他原先在崇州縣的事務,該由誰來負責?”林縛問林夢得。
“王成服能夠勝任。”林夢得說道。
“那鶴城巡檢呢?”林縛問道,“鶴城的擔子,不比崇城輕啊!”
“我建議致庸過去,”林夢得說道,“津海糧道西移鶴城,鶴城以後大力發展海港、漁場捕撈、紡織、造船、冶鐵等事務,與觀音灘有異曲同工之妙,致庸過去最合適!”
林縛看向胡致庸,問道:“你自己覺得如何?”
“大人要我去哪裡,我便去哪裡。”胡致庸答道。
“這算什麼回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