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蜘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五章 清鄉運動,抗戰之血色戰旗,西方蜘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州、漢口,雖然俱已淪陷於曰軍的鐵蹄踐踏之下。但以區區80萬侵華曰軍(這個數目不包括曰本駐紮在東三省的曰本關東軍)的能力,真正令他們稍具安全感的地方,至多不過是這若干的大都市,以及聯絡於其間的交通網而已。周圍廣袤的鄉鎮均在[***]武裝、或是國民黨忠義救國遊擊軍的掌控之中。
曰本陸軍起先以80萬的兵力守住這些“點”與“線”,已是大感吃力。
可是,太平洋戰火燃起之後,曰軍與英美在南太平洋諸島的戰事愈演愈烈。
裕仁天皇只好命令從駐華曰軍中,向南太平洋諸島分兵。
當年,曰本大本營為了保證太平洋戰爭的順利,曾經將其戰鬥部隊佈置成四大戰略方陣:一個是中國東三省的“關東軍”73萬人,其戰鬥力曾為各軍之首。一個是為太平洋戰事設立的“南方軍”40萬人,精銳程度略低於關東軍。一個是中國關內的“中國派遣軍”80餘萬人,打硬仗的信譽度排在第三。最後一個是38萬的曰本本土的“國內軍”,這個方陣大約不過是一個預備隊,所以排在最後。
但是,曰本蓄謀太平洋戰役的是年,駐紮於關內的“中國派遣軍”戰鬥部隊即銳減至55萬人。1942年,再減至45萬人曰本人不斷地把精銳部隊投入到太平洋戰場。這樣,駐紮於滬寧一線的曰軍想要獨自完成從中國廣大的鄉鎮中徵糧徵物的任務,就幾近於一種奢侈的夢想了。
於是,汪精衛便打出為曰本人“開發並獲取國防資源”、“安定佔領地區民心”的旗號,向曰本駐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以及“梅機關”的影佐禎昭少將,兜售起了他的“清鄉運動”。
影佐禎昭,曰本廣島人。早年畢業於曰本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1928年後被派遣至中國,從事於一種高階的間諜工作。對於中國當年的政治以及周旋於其中的政治人物有相當的瞭解。
因此,影佐禎昭與當年一批狂熱到頭腦發昏的軍國主義曰本軍官相比,似乎顯得文靜了許多。至少,他是一個喜歡用大腦思考的曰本軍人。只不過在當年曰本軍國主義的狂潮下,許多原本可以生活得廓然豁然的曰本年青人,也被白白地被曰本軍國主義這一頭戰爭怪獸所犧牲掉了。
影佐禎昭自1940年3月擔任“梅機關”的最高長官以來,與汪精衛的合作尚屬愉快。
汪精衛計劃中的這個“清鄉運動”,私心中似乎還想趁此提高一番自己在和平軍中的威信,甚至於重組一支忠於汪氏的有戰鬥力的武裝力量。影佐禎昭覺得汪氏當時的想法,與曰本人兩頭無暇兼顧的一種政治軍事現狀,頗有互相補益之處。所以,影佐禎昭便不在畑俊六大將的跟前,點破汪精衛的那一層想法。
負責“清鄉運動”的宣傳造勢1941年7月,汪偽政權成立了一個行政級別很高的清鄉委員會。汪精衛自任委員長,周佛海、陳公博為副委員長,委員有陳群、梅思平、鮑文樾、楊揆一、任援道、趙正平、李聖五、林柏生、丁默邨、趙毓松、羅君強、岑德廣、陳春圃、高冠吾等十餘人,俱是汪偽政權中一時位高權重的人物。由此,也表示了汪精衛的志在必得了。
不過,上面一些的人物,大抵是在報刊上擺擺樣子,虛應一個卯名的。
具體的事務,汪精衛全部交給了李士群去鋪陳。
李士群任清鄉委員會秘書長兼駐蘇辦事處主任,他給汪曼雲弄了一個駐蘇辦事處副主任的頭銜,兩人便走馬上任了。
按照汪精衛提出的口號,“清鄉運動”必須是“軍政並進,剿撫兼施”、“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不管口號如何的冠冕堂皇,汪精衛要培養自己的嫡系軍力,軍事始終是一個重頭戲。
可是,李士群帶領的76號那一班的太歲,爬爬院牆、衝著人家的臥室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