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後記】一些構思和感想過程,春驚寒食,魂動師之導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記】
戈舒夜和沈芸兩個人物形象在我腦海中出現得很早。
最開始是沈芸。
一開始情節主要是集中在沈芸身上,主要是運籌帷幄情節和美強慘嘛,主要構思的是“大事件”,區域性戰爭性質的情節。
但後面漸漸地就是戈舒夜了。
當時我覺得她這個人物很不典型,作為一個女孩,她其實一直沒有真正進入“言情小說”所灌輸給女性的那種“你長大了就會遇到一個完美的王子”的愛情當中去。
反而是有一股莫名的怨恨、憤怒和慾求不滿推動著她。
怨、怒。
那種憤怒就像是公義女神遺留在人世間不肯平息的一股怨恨的毒風。
只有爆發才能平息。
從她的道路上來看,她“似乎”不是一個典型的小白花女主型“好人”,她沒有聖母式的善良,反而充滿了嫉妒心、剛愎自用、窩裡反,不信任楊昶,客觀上幫助了沈芸前期的埋伏,導致了戈雲止的死;下半部中,插足傷害蘇惹月,挾子上位搶男人成功,對於偏見很大的燕三娘她放任了對方的死亡;而且對於顧沉星她也是很自私的,她只允許自己三心二意,但是搶到了顧沉星就丟到一邊,完全不關心對方在失去內力後失落的心情。
是一個被戈雲止驕縱壞了的小門小戶家的大小姐形象。
但是,在所有的戰鬥中,她都衝鋒在前、攻堅克難;她心中從來沒有向權貴勢力屈服,能夠為枉死的人鳴不平;也從不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不像周敏靜看重權力地位、唯唯諾諾,也不像沈自丹先是“忠心太子”後面又被權力慾望吞噬;在自己受到玉藻前的老化之刑的時候,完全沒有自怨自艾,還能夠救治顧沉星。
她的核心是很堅定的。
但即使是這樣,她最後也沒有升官發財嫁人生五個兒子。
戰爭中你鮮血流盡、和平中你寸步難行。
我用盡全力,只不過過上了普通的生活。
一個滿懷慾望而慾求不滿的小地主家的大小姐,在世間闖蕩十餘年,經歷家族變故,長城戰爭、清剿倭寇、東出日本、南下南洋和對葡海戰之後,幫助來自未來的人類接上了時間線。
為了那些枉死的人報仇,她被罰做白虎。
而最後,她所做到的也只不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回到了自己出發的地方,這就像所有傳奇的故事結束,我們都要回歸到庸常瑣碎的生活中一樣。
她所依賴過和傾心過的一切,沈芸、韓偃、周敏靜、顧沉星,也都是得之而復失。
她曾經擁有的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榮耀、書香門第的出身、高貴的門楣、戰鬥的功績、公子王孫們聚集圍繞的傾慕,“五陵年少爭纏頭”的虛榮,都消散了。
她握著劍,逆著風在時代中艱難地前行。
林徽因的《哭三弟恆》“時代向你要求的,簡單的,你給了”。
結尾一開始的畫面,在我腦海中是很悲愴的,初遇在黃河邊,死別於海,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她愛過的男人們也如同東去的流水,流入大海,逝者如斯夫了。
後來我突然想開了,不用多說。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如果戈舒夜生作男兒,她一定會是一個和韓偃、龍門客棧裡的俠客們一樣,為了“義”,只做、不說的那一類。
是個乾脆、颯爽的大姐姐。
她心裡也有很多的九曲迴腸,但是最後都是握著劍、搖搖頭,一笑,算了,隨風而去吧。
希望你永遠握著你的劍。
******
沈芸是帶著強烈的悲傷和遺憾逝去的。
他其實為國為家做了很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