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永生者的來信;漢麗寶公主,春驚寒食,魂動師之導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庫空虛,陛下的政策是與民休息休養生息,去年才免了對安南用兵。那滿剌加不過是南方海上的蕞爾小國,去大明又路途遙遠,豈能勞民傷財,為了這點蒼蠅腿上的肉出兵遠征?”(丘濬資格比劉健老,性格促狹而且博覽群書,是個經濟學家,擅長和關注經濟民生。)
劉健皺眉,他和性子孤高怪異的丘濬不和,曾經兩人意見不合,不顧斯文臉貼臉地當面罵戰,丘濬甚至摘下帽子摔在地上。劉健道:“丘閣老此言差矣。滿剌加雖小,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從天方、暹羅、大食、印度來大明朝貢的商船,全數都要經過滿剌加,若是滿剌加失陷,永樂大帝建立的朝貢體系就像被掐住了咽喉。此之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也。錢是要省,但刀刃上的錢不能省。”(劉健就是後世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的劉公斷,所以他的戰略眼光更遠。)
首輔徐溥非常謹慎,看朱佑樘面色:“請陛下的意思呢?”
朱佑樘想了想,道:“去年安南(今越南)攻擾邊境時,朕欲遣大臣前去處理。首輔勸諫:外邦相侵,有關衙門發令處理足夠了,不需要陛下親自派使臣去。如安南萬一不予理睬,為了維護天子的尊嚴,我朝勢必要徵調大軍遠途去征討,這不僅勞民傷財,而且事情會鬧大。朕從之如流,免了一場兵禍。
朕從中受益良多。
但此次卻是滿剌加王子親筆寫信給朕,朕認為,如果不救,會讓天子之威受損,外邦會認為大明軟弱可欺,永樂間建立起的朝貢體系也會失去信用,以後外邦間攻訐、乃至騷擾大明的事件甚至會變多。
但如果救,滿剌加遠在千里之外,即使調遣最南端的廣東水師、從廣州出發,沿鄭和下西洋的航路也要數月才能到達,船隊花費甚巨。朕剛登位不久,內外都不安定,朕也擔憂,會將事情鬧大。”
徐溥道:“陛下說得極是,正好綜合了丘大人和劉大人的意見,這實在是個兩難:不救有損國威和長期利益,而若救,怕是勞民傷財激起鉅變。”
朱佑樘道:“若是朕一定要救,眾卿可有舉重若輕之法?”
劉大夏道:“臣不才,有一言進。既然滿剌加局勢不明,遠水救不了近火,那何不就近取材?昔日鄭和下西洋,太宗敕封施氏舊港宣慰司。後因繼承權爭端,太宗誤以為父位子繼,錯封施濟孫,後鄭和再下西洋時,親自拜訪施二姐,才改弦更張、撥亂反正,將大明舊港宣慰司總督封給施家實際繼承人施二姐。因此在此事之上,鄭和與施二姐有不錯的交情。不如我們先去尋訪施家勢力,若能得到他們援手帶路,對於控制滿剌加的局勢想是有幫助。”
周敏靜道:“可這施二姐統治舊港,已經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現在舊港可說一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舊人不在,局勢未知啊。”
劉大夏道:“既然如此,就更不能貿然以大明水師的名義官方而下。這幾年,雖然有海禁,但浙閩粵一直有生民向南洋偷渡遷徙,不如在閩粵招募水手,以民間商船的名義先去偵察。南下滿剌加的東北季風要冬日才有,如今五六月份只有北上的西南季風,我們的人也要喬裝改扮白衣渡海,待到情勢明朗之後再做打算。”
朱佑樘道:“好,劉尚書可有有用之人推薦?”
劉大夏道:“鄭和下西洋時通事馬歡,會稽人、通曉多國番人語言;費信,崑山人,顧璟,太倉人。費信後人費大通正在周侯爺麾下。”
朱佑樘道:“既然如此,一事不煩二主,朕讓御馬監沈自丹牽頭,請綏遠侯協助。劉尚書請總系浙閩粵水師,留出機動力量,如果需要火力支援,隨時待命。自丹,記住了,這事兒一要辦得隱秘、不許鬧大,二要辦得漂亮,要揚大明之威懷大明之仁德,三要辦得巧,要省錢。”
眾臣都領旨稱是。
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