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〇四章 智孫的後人;土御門有司,春驚寒食,魂動師之導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視的眼神。燕三娘惱怒地道:“你們都盯著我做什麼?有什麼不滿,說出來啊!”
蘇惹月嘆了口氣,還得耐著性子安慰她:“燕掌櫃,如今也不是發脾氣的時候了。既然沉星替你做了保,我天海豊就必須將天妃信物取回,完璧歸趙,否則,我們的招牌砸了不說,沈公公自不會放過你我,更是有負於金夫人。不過聽沈公公的語氣,雖有為難,倒是給了我們兩條線索,一是施濟孫,二是風魔忍眾。”
燕三娘嘴碎道:“沉星沉星叫得那麼親熱,不就是渡海東去東瀛日本國嗎?太宗年間,日本的將軍就奉大明正朔,稱臣納貢;勘合貿易以來,十年一貢。不就是個藩屬國嗎?那姓沈的太監厲害,怎麼不一封國書寫給日本國王,讓他們將東西乖乖交出來便罷?”
蘇惹月道:“燕掌櫃此言差矣,日本和我大明沒有建立嚴格的藩屬關係,更兼當今海上之勢不同於百年前。我聽說,之所以倭匪橫行,更有一層乃是室町幕府控制力下降,日本各諸侯之間相互攻訐伐戰,天下分崩離析,生民無法謀生,因此落海為寇匪者甚多。”
顧沉星道:“這麼說,今日的日本正如禮崩樂壞的東周,雖然有號稱天下共主的名義權力核心,實則諸侯攻伐、各自為政?這情況可複雜太多了。”南乘風點頭道:“東瀛之國國土狹長,又分為多個島嶼,土瘠民寡,小國森立。”
蘇惹月搖搖頭,笑道:“后土御門天皇過得可是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比采薇食葛的周天子還不如呢。”眾人都說:“大小姐見多識廣,連海外之時事也能得知,真是個萬事通。快說給我們開開眼界。”
蘇惹月道:“島國與我們不同。從一千五百年前秦始皇統一六國,中國就以‘皇帝’為天下統一的元首,俗話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而皇帝也確實是中國軍、政最高權力的集中。
但對於日本來說,他們的‘萬世一系’天皇,卻大權旁落多時。從大約宋末時期,源氏在鎌倉建立幕府政治,號稱‘徵夷大將軍’,名義上效忠天皇,實際上掌握了國家的最高行政權力,形成了與天皇貴族‘公家’相對應的‘武家’。貴族時代地位低微的武士掌握了權力。”
眾人道:“那豈不是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蘇惹月道:“正是如此,幕府已經是獨立的朝廷。時代變遷、年光流轉,朝代更迭,天皇的家系雖然沒有變更,但源氏鎌倉幕府被足利家的室町幕府所替代。室町幕府以京都為中心,也如同周王室一般,想要以兄弟封地建立王國,經略關東,於是設定幕府向關東派出的次政權堀越公方。但八代以後,室町幕府因繼承權之爭落入了內亂窠臼。與大明科舉取材不同,朝中重臣皆是靠血緣關係,他們的群官之首,‘管領’一職,原應是由與足利氏家有血緣關係的,斯波武衛家、畠山金吾家、和細川京兆家,所謂‘三管領’家輪流擔任。權臣細川政元把持朝政,與將軍嫡夫人(御臺所)日野富子左右將軍廢立。
本來經過十年的關西應仁之亂和關東的享德之亂,戰事頻發生民流離,京都的宮殿、寺廟、寶剎、宅邸都損毀被燒一空。幕府本就空虛,如今雪上加霜,對地方的控制力不強;如今各地諸侯、豪族四起,他們掌握了當地的財政、軍事大權,當地武士依附於豪族諸侯,築起一座座城池。實際地方權力掌握在這些諸侯手中,可以說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國了。這風魔忍眾到底從屬於誰的麾下,我們都無從得知。”
眾人都道:“如此說來,我們豈不是盲人騎瞎馬了?”
蘇惹月道:“也不盡然,還有一條線索,施濟孫的後人。白鴉大人不是說過,那些人的主上和智孫有協議,得到天妃金印換取智孫的海軍為己所用,智孫一定有一個說漢話的海上集團,也許是兩廣官話,也許是嶺南官話,我想,這個應當不難找。而智孫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