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節,杏林春暖,欣欣向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機會也多,大疫之時,人命是最不值錢的,死一個太監有什麼新鮮。
眼瞅進了豫州地界,旺財從包袱裡翻出一個荷包遞給林杏:“奴才出來的時候,萬歲爺特意交代,進了豫州地界兒,一定把這蘇合香的荷包給公公戴著,這東西開竅闢穢,能防瘟疫。”
林杏點點頭,變態對自己還算不錯,接過來拴在腰上,往兩邊看了看,淮水正從豫州過,若風調雨順,豫州倒真是個好地方,。
可淮水一發就成了一片汪洋,水過了就會滋生瘟疫,這是常識,在現代,舉凡汛期都會提前做好防護準備,把低窪地方的百姓都遷出來,等洪水過去,第一件事就是消毒,一天三遍的消。
現代人已經有了衛生防護意識,所以瘟疫已經不太可怕,只要應對及時,不可能有大面積的死亡。
而古代卻不一樣,老百姓衛生觀念薄弱,洪水一過,跟著便是瘟疫橫行,沒有對策,得不到控制,往往一村一村的死人。
為了避免疫情蔓延,豫州各個出口已經被朝廷的官兵嚴加封鎖,雖有些不人道,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瘟疫傳播太快,一旦大規模的災民流散各地,引起全國大範圍傳播,到那時就再難控制了。
已臨深秋,蕭瑟的秋風卷著一股子腥臭刮過來,林杏忍不住掩住口鼻,官道兩邊的樹都是光禿禿的,走了幾天也沒看見一片樹葉,估計都讓老百姓吃了。
老百姓都是指望著老天過日子,一發水地裡的莊稼沒了,家也沒了,餓急了眼,有什麼是什麼,樹葉,樹皮,甚至觀音土,只要能填肚子的都是好東西,路邊隨處可見森森白骨,屍體在秋陽下曬著散發出一陣陣的腐臭氣,招了不少蚊蠅繞著轉。
一開始,林杏還讓侍衛幫著掩埋,這般曝露在外,是滋生細菌疾病的源頭,後來實在太多了,要是挨個掩埋,怕這輩子也到不了壽春城。
林杏嘆了口氣 ,到了這裡,人命比螻蟻還不如,當官的,當兵的,當差的,眼裡盯著的只有銀子,人命算什麼,虧的御廚大比之後,那個豫州的巡撫還有臉歌功頌德,說朝廷的賑災糧款到的及時,加上御賜的神仙粥,瘟疫已經控制住了,這活打了臉。
歷來當官的都有一套官場秘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欺上瞞下,搏一個荷包鼓鼓家財萬貫就成了,至於老百姓活不活的了,當官的才不管呢。
所以才說草民,草民,賤如草芥,這就是老百姓,也難怪人人都想當官,當了官就不是草民了,哪怕之前受過再大的苦,也都丟在脖子後頭去了,眼望見的都是富貴名利,什麼壞事都乾的出來。
林杏一直以為自己的心夠冷,夠硬了,可見到這麼多死人,依然有些扛不住,最後下令什麼都別理會,儘快趕往壽春城。
林杏知道,只有找到破解瘟疫的方法,控制住瘟疫蔓延,才不會再死人,在當官的眼裡,人命賤如草,但在她眼裡,人命卻是最珍貴的,也之所以,她嘴裡說的再狠,也沒真正殺過一個人,這是刻在她骨子裡的東西,這輩子都不可能改變。
河道總督衙門正在壽春,河道總督管的是河道,地方賑災卻不歸河道衙門管,所以,看到馬車停在河道總督衙門前,林杏不禁愣了愣 :“怎麼上這兒來了?”
旺財道:“瘟疫鬧得大,孫大人他們如今都住在城東的報恩寺,哪兒臨著惠民藥局,萬歲爺怕公公跟那些太醫在一起住不慣,就交代奴才把您安置在河道衙門杜大人府上,好歹也比報恩寺舒坦。”
林杏皺了皺眉:“要找舒坦,咱家跑這兒來做什麼,咱家也不是來遊山玩水的,咱家是來治瘟疫的,在河道衙門算怎麼回事兒,就去報恩寺。”
“這……”旺財一猶豫就捱了一腳:“快點兒,別惹到咱家性子起來,把你踹到死人堆裡去,想要命都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