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頭大將軍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太子裝病,楚蕭佈局,皇帝回京,準備拼個你死我活!,大明:家父九千歲,狗頭大將軍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算出門了,有東廠看門誰也進不來,有這功夫倒不如把鄭和叫來商量一下明年去找土豆的差事。
要知道雖然永樂一朝有個所謂的盛世,但後世很多人是不承認的,雖然看上去繁榮,但實則是內憂外患,除了瓦剌和韃靼的不斷騷擾外,大明內部也非常貧困。
用一句話能形容,那就是食不果腹,饑民百萬,在這個時代糧食永遠不夠吃,官宦人家時常都要用雙蒸飯來騙肚子,普通人家就只能喝點稀粥,甚至遇到災年的話草根樹皮都可以吃。
在這種國情下大明何談繁榮,相對的這也是為何連年科舉卻每次只能選出幾百名有用的人才,無外乎是讀書人的總數不夠而已。
沒辦法,吃都吃不飽還去哪讀書,然而如果鄭和能將那些作物帶回大明,那麼不出半年大明的國力至少翻倍。
古代的計量法,一石大概是十鬥,換算下來就是一百零六斤,然而大明目前還沒有土豆,通常種植的都是青稞、稻穀和畝產低下的小麥。
南方還好一些,但京師這塊只能種植小麥,在沒有化肥的年代裡小麥最高的畝產也就一畝一二石左右,如果土豆能大肆種植那麼大明將永無饑荒。
卻說次日早朝,文官集團怒了,武將也都紛紛選擇不站隊,而唯獨太子則是一言不發。
沒辦法,皇帝沒回來之前他就是文官集體哭訴的物件,所以他只能選擇裝病,讓太子妃去奉天殿跟那些文官抹眼淚,一切的目的就是要託到皇帝回來,再威懾這些文官。
然而那些文官集團的人會坐以待斃麼,他們要做的是在皇帝回宮前就讓楚蕭身死。
次日清晨,奉天殿朝堂上,文武群臣已經吵開了鍋,朝堂上紛爭四起,唯獨以皇家為首的一部分大臣,如楊士奇三人,還有平日裡和沐成家與張家交好的沒有開口的意思。
造成這兩種極端情況的原因就是那些文官已經準備在今日逼迫太子再下口諭,但他們沒想到朱高熾竟然把太子妃給推到前面來抹眼淚了。
可他們這些牛鼻子豈是那麼容易退縮的,忽然就見一文官站了出來道:“啟奏太子妃,罪臣楚蕭大逆不道,公然斬殺朝中臣子,不僅如此,此子更是暴戾成性,在草原上還蠱惑太孫斬殺了馬哈木,以至於我大明失去了對草原的主動機會。”
“請太子妃奏明太子殿下,為死去的官員做主,今日怎麼說也要讓刑部先審問出楚蕭的動機。”
李時勉算是個忠臣,曾經更是多次被朱棣點名忠臣之心,然而越是忠臣的人就越容易被有心人給帶偏了,這些天明顯是有人跟他說過什麼,這才讓原本不打算摻和進來的他今日第一個開口了。
並且,他這一開口,堂下的文官就像是找到了首領一樣,紛紛站了出來。
“太子妃,這楚蕭膽大妄為,斬殺忠良,如若今日不將他調查清楚,那他日必成大明禍患啊!”
“是啊太子妃!”
“請太子妃讓太子殿下上朝!”
聽著下方這些人的話,太子妃張氏捂著臉再也裝不下去了,沒辦法,這些人哪裡是她一個婦人能壓住的,然而想起皇帝還在運河上趕往京師,她硬撐著身體喊道:“太子有言,他身體不適需要靜養,不能讓這種事驚擾了他的身體,此事要等陛下回朝後再行處理!”
“爾等暫且退下,等陛下回宮後再議。”
這番話說出來堂下的群臣豈能罷休,然而沒等他們開口楊士奇就立刻走了出來。
“放肆!”
“太孫昨夜已經來信,此事陛下已經知曉,但必須等到陛下回宮後再行處理,你們如此咄咄逼人難道是想違抗陛下?還是說,你們想趁著陛下不在進行逼宮嗎?”
楊士奇到底是以後的楊閣老,如今解縉不在那他在文官中的威懾力就是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