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頭大將軍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皇帝永遠不會錯!,大明:家父九千歲,狗頭大將軍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爹!”

“爹!不是您說的這樣,兒子我只是想著冤家宜解不宜結,這樣冤冤相報的話那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所以我才救了那個孫姑娘,爹您明鑑啊!”

“爺爺,我爹他說的都是真的,我們真不是有心欺瞞爺爺!”

一時間,朱高熾兩父子是把頭磕的邦邦響,朱瞻基嚇得嗓音裡都帶了雞鳴聲,而更重要的卻是朱高熾這番肺腑之言。

作為一朝太子,他何嘗不知道自家老爹內心裡最大的心結是什麼,建文帝不死,那些靖難遺孤不死絕,他就不會有一日的安寧,可他不能放任他爹繼續這麼任性下去。

往好聽了說都叫助紂為虐,往壞了說,如果他不做點什麼,那以後的千秋後人就會大罵他永樂這一朝的皇帝是暴君,不僅要誅人家十族,甚至連一點根苗都要斬草除根。

可這話雖是這麼個道理,他卻忽略了這位永樂大帝是個永遠也不會承認自己有錯的皇帝。

“冤冤相報何時了?”

“冤家宜解不宜結,你這是想要幫我老頭子跟天下百姓說一句我錯了啊,我錯了麼,難道我不打靖難這一仗天下百姓就能說我是位明君?”

“你說你公道,我說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這世上壞人少,只有那隨風倒的人才多,建文那個小王八蛋要是不聽方孝孺他們的蠱惑來削藩,我何至於要當這個萬古不易的賊!”

朱棣開始的時候語氣還很輕慢,但隨著他越說越激動,緊接著就暴怒的在大殿裡踱步起來道:“想當初,我是在豬圈裡吃了幾年的豬屎,這才把這個天下拿下來!”

“小時候看我爹訓斥那些大臣,我以為當了皇帝什麼都有,但我現在才知道我什麼都沒有!你說你要替我老頭子去跟天下人道歉,你憑什麼?”

“現在的人什麼都不知道,以後的千秋後人自然有人明白我,我沒有一日虛度光陰,我從來沒有為自己求過什麼,將來的人都知道!”

“我打仗,是因為邊疆部落擄掠大明百姓,修運河,那是為國家南北貫通,物盡其用,後世人會不知道我宵衣旰食,在戰場上,爬冰臥雪?”

“你爹我為國家征戰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我沒做錯,我不認這個賬,永樂一生幾十年戰戰兢兢,沒過過一天舒心日子!”

“你憑什麼替朕去認這個錯,我沒錯!”

朱棣越說越激動,說到後面口沫橫飛,虎目猙獰,憑什麼都說他錯了,錯的是建文那個小王八蛋才對,如若建文不削藩,而是全心全意的治理國家,那他朱棣就是一個盡力輔佐侄子的好皇叔,想當初他跟他大哥朱標是多好的兄弟。

現如今,卻連自家兒子都說要幫他認錯,如若當初他不攻入南京,現在這對跪在地上的爺倆恐怕早就進棺材了。

“是,爹您沒錯,您沒錯!”

這時候洪熙大胖朱高熾終於回想起來,他爹是個永遠也不會認錯的皇帝,隨後連忙話風一改道:“您沒錯,您把國家治理的很好,可我總想著用仁慈去感化那些靖難遺孤,這樣也少了些暗箭。”

“是兒臣唐突了,是兒臣的錯。”

這幾句軟乎的話總算讓朱棣的心情平復一些,但緊接著他又轉過身詢問道:“既然朕沒錯,那你替我去認什麼錯,朕沒錯的話那兩個小兔崽子為什麼直接躲到了應天不敢回來見朕?”

“老大,這麼說錯的不是你,是老二和老三對皇位起了心思,是他們跟那些靖難的人有關係啊。”

咕嚕,朱高熾聞言頓時嚥了口唾沫,他這下明白了,皇帝這是在發脾氣,終於是把話引到他那兩個弟弟身上了。

眼看年關在即,老爺子心情不好你們跑遠點可以理解,但這麼長時間不回來,這不是明擺著告訴老爺子你倆和刺殺的事有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家父九千歲

狗頭大將軍啊

家裡養個狐狸精

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