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頭大將軍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邀請太監逛青樓,人才啊!,大明:家父九千歲,狗頭大將軍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元朝廷的無數次苛徵暴斂造就了無數的苦難,天殺的包稅制讓百姓更是入不敷出,一畝地最多畝產一石糧食,可地稅卻能收到三石糧食的天價。
老百姓都是好老百姓,就算是知道明天就要被殺頭今天也依舊會在田地裡農耕。
但那恐怖的包稅制讓老百姓越種地就越窮,越窮只能越勤奮,最終弄得餓殍千里,易子而食。
就算到了洪武初期也沒得到多好的改善,北元數十年的苛徵暴斂不是洪武一朝就能扭轉的,這也就造就了現如今永樂十九年了還有無數吃不飽飯的人家。
看到于謙唾沫橫飛,楚蕭心裡也有些心疼。
于謙他娘就是因為災年和北伐連年征戰的原因,這才導致一病不起,種了一輩子地卻連口飽飯都吃不上,最終只能在飢寒交迫之中病餓而死。
如果這世上真有一種糧食能畝產二十石,他娘就不會死,所以楚蕭不介意讓于謙把心裡的痛苦發洩出來,這半個多月以來這傢伙已經快壓抑的瘋了。
滿眼心疼的給於謙擦了把眼淚,順手把粘在手上的大鼻涕抹在了沐斌身上,楚蕭安慰道:“哭夠了就鬆開,過了年把嬸嬸的遺骨接到順天來。”
說著便不再理會暗自流淚的于謙,楚蕭轉身來到鄭和身前拱手道:“鄭大人,正因為我大明近年來有進入小冰河時期的徵兆,所以小子在聽聞太子殿下說您來年要再下西洋之時才有此想法。”
“還望鄭大人能夠體恤我大明子民之苦,將這些祥瑞從大海的另一頭帶回來,楚蕭為我大明子民請願。”
再說鄭和,卻見他在聽完楚蕭的話後愣愣的半天說不出話,而後目光中的神色從掙扎,再到激動,最後滿臉感激的站起身反而給楚蕭深施一禮道:“在下鄭和,謝過楚爵爺惠澤萬民之恩!”
他的這一禮施的很深,因為他原本以為楚蕭只不過是希望他能帶回來一些特殊的農作物,這本就是他再下西洋的目的。
可聽完小冰河時期的事情後他才明白,楚蕭這是為了大明將來數萬萬子民在請願,而他一介閹人又有什麼資格能夠懷疑這種人的目的性。
他發誓,就算是他要葬身大海之上,也會讓人把能救活大明的農作物帶回來。
楚蕭剛要阻止他行禮,卻聽鄭和開口了。
“楚爵爺莫要拒絕,人可以病死、老死,被刀砍死,被五馬分屍,但就是不應該被活活餓死,因為這是天底下最殘忍的刑罰,是老天爺都不願意用的手段。”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我是親眼目睹過天災的,餓殍千里,易子而食!”
“人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連泥土都可以吃!”
“我就是從那種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我盼著有一天老百姓都能吃飽飯,再也沒有餓死的人。而你說這土豆,玉米,能讓我大明百姓畝產二十石,我鄭和就算是粉身碎骨,把這條命扔在大海之上也一定會把畝產豐厚的糧食種子帶回來!”
楚蕭沒有拒絕他這一禮,因為他在聽鄭和說這番話的時候連牙齒都咬的咯嘣作響,自己一個後世人怎麼能想到他都經歷過什麼。
念及此處,楚蕭便深施一禮。
鄭和是個見過民間疾苦的,所以他認為鄭和或許是唯一有這份意志力完成這份宏願的人選。
如果說這麼些時日以來楚蕭一直都把自己當做一個局外人,畢竟從後世突然來到了這麼個格格不入的大明朝,任誰都會感覺這個世界並不屬於自己,他也不屬於大明。
但就在剛才于謙真情流露,鄭和躬身行禮的那一刻他忽然有種愧疚感,為大明未雨綢繆這件事怎麼就讓他看的那麼利益燻心,有時候給老百姓謀個好處就非得是為了一己私利麼。
楚蕭自認他不是個大公無私的人,往好了說也就是個自私的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