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頭大將軍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唯有親子情,一步一回顧!,大明:家父九千歲,狗頭大將軍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轍,等不及了。
說著,朱高熾趕忙把研好的墨放在桌上,接著就焦急地轉頭看向了楚蕭。
一時間,朱高熾心裡有些忐忑,心想這狀元郎雖然是皇帝欽點,可論學問的話也不可能比得過解縉吧。
解縉那可是洪武二十一年的進士出身,更是永樂大典的主撰官。
他捅的簍子連翰林院裡這一群老儒都不敢解決,莫不是楚蕭少年心性所以不知道深淺。
“我說楚蕭,你確實有把握能讓這幅畫起死回生?”
念及此處,朱高熾忍不住在一旁提醒楚蕭,生怕他是不知道這裡面的水深水淺,所以還是萬無一失再下筆的好。
聞言,一旁的朱瞻基也看了過去。
心想皇帝讓他多接觸一下楚蕭,莫非此人真的有那麼多過人之處?
還是爺爺看走眼了,此人就算是在北伐的事情上站在支援的角度,可也不一定能在文采上高過解縉吧。
與此同時,就連周圍的老儒也都在用異樣的眼神盯著楚蕭,準備看他的笑話。
無他,解縉可是主掌翰林院的內閣首輔,楚蕭在皇帝賜宴的場合裡讓解閣老出了那麼大洋相,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明眼人一看就懂。
唯獨于謙站在一旁,似乎對楚蕭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情毫不懷疑。
至於說楚蕭心裡是否有底,他當然有底。
以他的性格才不會做沒把握的事,更不會把自己暴露在危險裡。
按理說跟皇家有關的事他都不該摻和,特別是這次老皇帝被刺殺的事情更要躲得遠遠的。
他之所以接下這個差事,就是為了能幫到太子,好早日離開翰林院。
就算離不開,也至少要混到不用每天來這上班。
翰林院修撰,聽上去挺威風的但實際上就是個撰書的,讓他整天跟一群老頭子關在屋裡抄書非得憋死他。
再加上解縉是這的主修官,陳諤再過幾天也得來。
跟這倆人走太近,遲早得喜提大理寺跪賓票一張。
“太子殿下放心,我腹中已經有眉目了。”
說話間,楚蕭添飽了筆,便在猛虎圖的空白處開始下筆。
楚蕭的字稜角分明,每個筆畫都有分金斷玉的力度,這是他前世特地苦練過的,讓太子忍不住跟著唸了出來。
“虎為百獸尊...”
“誰敢觸其怒。”
“唯有親子情...”
“一步一回顧。”
“一步...一回顧...”
一時間朱高熾怔住了,這首汪廣洋的畫虎可是楚蕭精心挑選後,借用前人的詩詞骨架進行了修整的作品。
畢竟皇家自古以來就常常是父子情薄,兄弟鬩牆。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當今皇帝是老虎,而太子又何嘗不是虎。
作為一個已經超長待機這麼多年的太子,朱高熾的身體顯然已經不適合繼續做儲君。
朱棣都怕這個兒子活不過自己,而漢王和趙王又整天在後面瞎搗鼓,弄得他現在都開始懷疑是有人暗中勾結靖難遺孤,這才出現了這場刺殺事件。
所以漢王和趙王才躲在南京不敢回來,就是怕有人說是他們勾結靖難遺孤。
留下咱們這位洪熙大胖在順天,皇帝就只能把怒火發在他身上,鬧不好哪天他認定了是太子或漢王和趙王中的誰動的手腳,就得把他們都咔嚓了。
但這首詩,再配合上這幅猛虎圖,楚蕭相信能讓皇帝心中最柔軟的位置被觸動。
畢竟習慣了殺戮的猛虎也會老,人老了就容易心軟。
再看朱高熾,他嘴裡反反覆覆的叨唸著最後兩句,就好像是魔怔了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