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頭大將軍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永樂一朝可稱盛世,萬世後人會記得陛下!,大明:家父九千歲,狗頭大將軍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坐回龍椅上拆開了李祺的考卷。

看了一眼後,點了點頭。

不錯,互市是個好辦法,但現在不能急於求成,得等北伐過後。

接著又拆開楚蕭的考卷。

朱棣看了李祺的考卷後,原本以為這些文人士子討論的應該都是互市這種軟政策。

可等他看到楚蕭考卷裡的內容,整個人卻都虎軀一震。

文章雖寫的洋洋灑灑,可卻直接插進了朱棣內心的最深處。

文武百官看到的只有大明的疆域。

可大明疆土,不進便會反退。

現如今大明王朝明裡暗裡的敵人太多了,除了北元分裂後的蒙古各部族,阿魯臺、瓦剌、韃靼、兀良哈!

一直對大明虎視眈眈的倭國,也是潛在的敵人。

不然,他也不會在山東常年囤積備倭軍。

除此之外還有更遠的地方,鄭和去年已經從西陽回來了,帶回來的除了許多作物之外就是更遠之地還有大量的土地和敵人的訊息。

別人不知道,可他朱棣知道就連現在西邊的烏斯藏都在不滿大明的統治,伺機蠢蠢欲動。

在這種情況下,阿魯臺還要在東北囤兵能不讓人脊背生寒?

楚蕭的回答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字,打!

阿魯臺既然在邊關囤兵,那大明入冬之前就要從各地抽調兵馬。

山東的備倭軍也要抽調一部分出來。

待來年冰雪消融立刻借遼水走水路趕赴邊關,對阿魯臺閃電滅殺!

在這之後大明才可休養生息,貫通南北。

屆時再開辦互市蒙漢交融,不需數十年後阿魯臺便能融入大明,草原的肥沃牧場自然也盡歸大明版圖。

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朱棣貪婪的閱讀著上面的文章。

這篇文章太符合他的心意,簡直是將他內心裡想說的和沒想到的全都說了出來。

“好~好啊。”

半盞茶的時間後,朱棣才戀戀不捨的放下手中的考卷。

一時間,距離近一些的人都發現皇帝的眼神變了,不再和之前一樣裝作和藹,而是變得精神奕奕。

那感覺,就像是有人終於懂了他。

褚成仁心中暗道,莫非蕭兒的文章竟得了帝寵。

可他文章裡到底寫了什麼,一時間褚成仁心中忐忑不已,生怕皇帝臉色再變。

“楚蕭。”

就在所有人全都摸不清皇帝想法的時候,朱棣終於開口了。

目光灼灼的看向楚蕭,朱棣深呼吸一口氣問道:“為何他人都希望朕能停止北伐,與民更始,但為何你卻如此支援我明軍北伐阿魯臺部。”

聞言,楚蕭知道他得開口了。

於是,就見楚蕭抬頭面向皇帝,不卑不亢的拱手道:“回稟陛下,江南之地的百姓還只是食無兩餐,衣無二彩。”

“但我大明邊境的子民,卻已然都快淪為蒙古各部族刀俎下的魚肉了。”

“旁人或許不理解,但學生卻認為只有一次性打垮阿魯臺部,才能在真正意義上解救北方子民。”

“常言道,真正的盛世從來不是靠休養生息得來的,而是要靠一次性的打垮敵人,才能讓國內獲得真正意義上的休養生息,若不思進取就只能自取滅亡!”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的看向楚蕭的方向,沒想到他能對皇帝說出這樣的話。

他不知道,或許一句這樣的話就能讓這位永樂大帝對戰爭再起殺心?

不少老儒都在暗暗議論。

若這番話真的助長了北伐的氣焰,那對大明可就真的是災難了。

可別人不懂,這番話落在朱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家父九千歲

狗頭大將軍啊

家裡養個狐狸精

唐川